新闻资讯

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2020-10-30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10月2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召开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新闻发布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殷美根介绍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相关情况。省政府金融办主任、金融监管局局长韦秀长介绍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印发的《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出台背景、创建优势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省政府副秘书长王亚联,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张瑞怀,江西银保监局局长李赛辉,吉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毛顺茂,赣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新民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傅云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傅云(文颖 摄)

傅云: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经国务院同意,9月8日,人民银行联合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部门向江西省政府印发《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正式获批。为方便大家了解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发展前景,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殷美根先生,省政府副秘书长王亚联先生,省政府金融办主任、金融监管局局长韦秀长先生,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张瑞怀先生,江西银保监局局长李赛辉先生,吉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毛顺茂先生,赣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新民先生,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先请殷美根常务副省长介绍我省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相关情况。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殷美根(文颖 摄)

殷美根: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决策部署,经国务院同意,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证监会七部委印发了《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继我省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后,荣获的又一个“国字号”重大金融改革平台,江西成为全国第2个、中部第1个同时开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省份。受省委书记刘奇、省长易炼红同志委托,我谨代表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向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新闻媒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有关情况,进一步聚焦聚力普惠金融改革,讲述好“江西故事”,传播好“江西声音”,展示好“江西形象”,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一、江西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这是为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把金融的“普惠性”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国务院批准在江西赣州市、吉安市开展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这是中央的信任与关怀,更是使命与重托,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第一,江西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是贯彻落实中央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都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李克强总理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普惠金融。建设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问题,让金融普之城乡、惠之于民,顺应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金融服务的新期待,是实现经济金融从规模数量转向高质量发展,推进金融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江西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是纵深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老区、情牵苏区,十分关心江西这片红色热土。在总书记亲自关心推动下,2012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支持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开启了苏区振兴发展历史新纪元。2016、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针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指示。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又特别强调,要继续着力推动老区特别是中央苏区加快发展,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就是聚焦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脱贫攻坚任务重、产业动能基础较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健全普惠金融体系,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必将为纵深推进苏区振兴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第三,江西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是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探索。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改革创新工作,扎实推进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物联网金融、开发区金融、县域金融等一系列改革创新试点,全省金融改革创新呈现重点突出、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的可喜局面。建设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江西金融改革创新开辟了新的“试验田”,有助于弥补我省基层金融服务不足的短板,推动金融机构向基层延伸、金融产品向基层衔接、金融服务向基层倾斜,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江西“作示范、勇争先”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二、江西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主要建什么?

根据《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紧紧围绕江西发展所需和老区人民所盼,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主要有三大目标定位:

一是革命老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先行区”。赣州市、吉安市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两地辖内的苏区县占江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面积的64%、人口的58%,这里有中国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井冈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市,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我们将按照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的光荣使命,通过在赣州市、吉安市大力开展普惠金融改革试验,探索出一条革命老区普惠金融的发展之路,以普惠金融之力助推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的“示范区”。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与普惠金融的融合不断加深。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普惠金融+智慧县域”项目,在永丰县试点蚂蚁金服“310”模式(3分钟网上申报材料、1秒钟实现贷款到账、过程零人工干预);推动江西省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与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融合,并向赣州市、吉安市延伸服务,形成较好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着重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与可得性。

三是红色金融基因传承创新的“样板区”。赣州市、吉安市是新中国红色金融事业的发祥地。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探索红色金融建设,涌现出多个“金融第一”。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在井冈山铸造的代表工农政权的“工”字银元成为中国红色金融史上第一块金属货币。在吉安创立的东固平民银行,是革命根据地历史上的第一家人民的银行,印制发行了我党金融史上的第一张纸币——铜圆票。在瑞金组建的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是第一家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红色银行。可以说,正是有了赣南苏区的红色金融探索,才有了新中国金融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赣州、吉安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就是要发挥两地红色金融资源优势,推进红色金融基因传承创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奋斗,确保金融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三、江西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到底怎么建?

《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在试验区基本建成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匹配的普惠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体系,推动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可得性、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实现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服务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围绕这一目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重点推进:

一要凝心聚力提升金融的普惠性。①是结合赣南苏区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实际,加强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龙头企业和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大力发展适合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小额人身保险及相关产品。②是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金融支持,拓展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③是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点,推动银企信息对接和产融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对试验区实施普惠金融贷款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措施,合理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门槛和成本。

二要提速加力提升金融的便利性。①是深化大型银行普惠金融“五专”经营机制(即专门的综合服务机制、统计核算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考核评价机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设或改建社区支行(网点)或小微支行(网点),破解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全的问题。②是因地制宜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站,推动行政村实现更多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③是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建设,合规发展地方金融组织,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拓宽普惠金融服务渠道。

三要精准发力提升金融的时效性。①是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等现代先进技术,加强对银行企业客户收支流水数据的整合和深入分析,改进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为信贷投放提供信息支持,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度。②是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税务、科技、工信、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合作机制,及时畅通信息,精准开发推广相关金融产品。③是推动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和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融合,服务网络向赣州、吉安拓展延伸,提供全方位的融资对接、大数据分析、地方金融管理等服务,以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助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四要持续用力提升金融的安全性。①是健全风险分散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激励相容的可持续政银合作模式和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持续优化地方金融生态。②是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着力在业务准入审批、机构设立和网点规划等方面给予试验区支持,丰富金融业态,优化金融布局;落实扶贫、“三农”、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要求,改进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公司考核机制,提高担保代偿容忍度,落实尽职免责规定,建立普惠金融发展的监管导向。③是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大恶意逃废债和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

五要协同努力提升金融的可持续性。①是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和开发利用力度,形成失信者受损、守信者受益的制度体系。②是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常态化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风险排查,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是突出赣南老区的红色金融优势,推进红色基金传承,加强对领导干部和金融工作者的金融知识培训;建立试验区金融人才库,为试验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与重大金融改革创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是,全省金融运行亮点纷呈、可圈可点,为全省经济“企稳回升、巩固向好”立下了汗马功劳、注入了源头活水。突出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主要指标保持了“好势头”。1-9月,全省各项贷款新增5203亿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贷款同比增长17.79%,增速全国第2、中部第1,连续41个月居全国前五;存款同比增长12.46%,增速列全国第6,连续16个月居中部第1。企业直接融资3364.3亿元,同比增长12.82%。“险资入赣”落地金额223.1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1.57%。二是企业上市抢到了“好彩头”。1-9月,我省有9家企业先后过会审核,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新增上市企业居全国第9、中部第2,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83家(境内54家、境外29家)。其中,孚能科技上市,实现江西科创板上市公司破零;晨光新材上市,实现九江A股上市公司破零;国光连锁成为我省首家商超连锁上市公司;宏柏新材成为我省首家具有台资背景的上市公司;日月明测控成为我省创业板注册制“第一股”。我省成为继安徽之后中部地区第二个实现A股上市公司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映山红”呈现“遍地红”的良好态势。三是服务实体凸显了“好兆头”。设立2200亿元补短板促升级稳投资专项贷款,发布产融合作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名单,在全省开展“金融保链强链”行动,结合14个重点产业链组建10支金融服务团,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9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增长16.36%,比上年末提高12.64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长21.5%,超过各项贷款增速6.93个百分点。积极引导企业复工复产,累计向409家重点防疫企业发放再贷款支持的优惠贷款93.2亿元,向2万余户企业发放再贷款专用额度支持的优惠利率贷款210亿元。

在金融的助力推动下,江西经济增长逐月回升、逐季提速,特别是三季度以来,积极克服鄱阳湖流域超历史洪涝灾害影响,全省经济延续了二季度企稳回升势头,并进一步巩固向好。今年上半年我省GDP超过辽宁,居全国第15位。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2.5%(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增长—3.8%、0.9%),增速居全国第8位、比上半年前进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分别比上半年提高1.7、1.5、0.2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增长21.3%、其中出口增长23.5%,增速分别居全国第3、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1%,较上半年提高3.2个百分点,疫情以来首次实现“负转正”。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结果。

总之,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今天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策部署,根据七部委印发的《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工作要求,抢抓政策机遇,锐意改革创新,积极先行先试,通过改革试验为革命老区普惠金融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努力形成更多“江西经验”、作出更多“江西贡献”。

傅云:谢谢殷美根常务副省长的介绍!下面,有请韦秀长主任介绍。

省政府金融办主任、金融监管局局长韦秀长(文颖 摄)

韦秀长: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同志们: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省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成功获批,成为我省继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级的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这不仅是赣州、吉安两地普惠金融改革的重要契机,也是全省金融系统的大事、喜事。我们倍感鼓舞、倍加珍惜、倍添信心。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试验区创建的背景。

在两地申报创建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统筹谋划、慎重考虑的结果,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特别强调,“中央苏区率先脱贫在全国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影响会更大,希望江西在脱贫攻坚上领跑”;2019年5月再次视察江西时,强调要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鼓励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鼓励先行先试。在赣州、吉安开展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

其次,发展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自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普惠金融”概念以来,巴西、印度、肯尼亚、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通过探索代理银行、身份生物识别、移动支付、微型金融等具有代表性的普惠金融模式,有效提升了边远地区居民、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公平地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普惠金融理念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各国普惠金融的实践模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成为各地破解小微企业、“三农”、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首选方式。

再次,“发展普惠金融”被确立为国家战略。2013年11月,“发展普惠金融”被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标志着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末,国务院专门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同意各地区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条件下,开展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试点。2016年12月,兰考县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赣州、吉安作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群众脱贫期望高,为支持赣南人民早日脱贫攻坚、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探索出革命老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立足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这一国家战略,聚焦可复制推广发展路径,我省积极指导赣州、吉安两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推进普惠金融改革发展。2017年10月,我省正式向国家申请在赣州、吉安建设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安排,人民银行等国家部委经过多轮论证完善,历时近三年,最终于今年9月批复。

下面,简要介绍我省试验区建设的独特优势。

截至目前,国家共批复3批次,五省七地开展普惠金融改革。相较于其他省(地),我省建设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有着独特的优势,具体归纳为三点:

第一,各类政策支持足。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战略实施八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苏区振兴,国家部委、省里全力支持苏区振兴发展。国家层面,在财税、投资、金融等领域出台220多个配套政策文件,赣州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延期至2030年,安排了55家中央单位对口支援,选派了四批214名干部挂职帮扶,开展先行先试255项。省级层面,先后出台6个政策文件,安排50家省直单位对接国家部委同步开展对口支援,27家省内高校、4家科研机构开展人才、技术等软支援。这些政策、人才支持,为我们开展好普惠金融改革试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改革创新氛围浓。近年来,赣州和吉安等地用足用好用活苏区振兴战略赋予的先行先试权,积极争取对口支援部委在苏区开展改革试点试验,实施了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批改革试点示范,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已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新高地”。金融改革创新多点开花、亮点频出,新干县、遂川县被人民银行总行确定为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有6个苏区县获批为全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占全省试点县总数的将近一半。

第三,普惠金融基础好。江西普惠金融工作起步早、动作快。2016年11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6〕46号),指导全省普惠金融工作;省政府金融办、人行南昌中支、江西银保监局等结合部门职能,创新推进普惠金融改革发展,省政府金融办与江西银保监局连续2年制定银行保险业普惠金融行动方案,江西银保监局推动鹰潭市、崇义县、永丰县等市县组建了9个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人行南昌中支在瑞金市、吉安县、新干县、遂川县、井冈山市等县(市)开展县域普惠金融试点,在赣州、吉安两地建成“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1960个,贫困村覆盖率达97.43%,金融服务便利度持续提升,为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落实普惠金融试验区建设各项任务,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试验区建设,将成立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两地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我办将认真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加快建立调查研究、考核督查和跟踪评估、信息交流等工作推进机制,确保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各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三是完善配套政策。我们将在《总体方案》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赣州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细则》和《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细则》,明确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细化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并形成三年试验期的《改革任务清单》。

四是加强智力支持。我们将深化与国内外专业机构、科研院所及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加强普惠金融研究和交流;聘请国家和省有关普惠金融专家组建普惠金融专家委员会,为我省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傅云:谢谢韦秀长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请举手示意,并介绍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金融时报记者(文颖 摄)

金融时报记者:近几年,人民银行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先后推动外省少数市县也开展了普惠金融改革试点。请问江西如何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革命老区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张瑞怀(文颖 摄)

张瑞怀:相对其他省市,江西省赣州市是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吉安市是举世闻名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两地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近年来,江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的“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定位要求,推动赣州、吉安市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我们清醒认识到,赣州、吉安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此次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落地,为补足革命老区金融服务短板,提高老区人民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政策利好。未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打造革命老区普惠金融发展的江西特色。

一是依托金融数据与科技,创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江西省金融机构在线产品与服务快速发展,省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和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金融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政银数据信息合作与移动支付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着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精准度。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作为普惠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拥有丰富的客户群体和交易数据,但这些数据的应用挖掘处于割裂状态。对此,人民银行南昌中支将探索建设企业收支流水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全面采集企业分散在各家银行的收入和支出流水数据,设计开发企业收支流水专项报告和小微企业信用评分模型,全面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作为银行风险识别、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解决中小微企业特别是首次申请贷款企业信息缺乏的问题。平台将首先应用于赣州、吉安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待试点运行一段时间再逐步推广应用,为全国普惠金融改革发展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是针对融资难点和堵点,推动融资产品和机制创新。“三农”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普惠金融关注的重点,缓解该难题仅靠政策支持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要形成更多可持续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机制。目前,江西省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如开展金融稳链强链保链专项行动,保障重点产业链发展;政府与银行合作开展“银税互动”信贷产品等。下一步,赣州、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将在完善现有做法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有效拓宽抵押担保品范围的可行机制和路径,通过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和应用试验,实现对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涉农经济主体的农地经营权、林业经营收益权等抵押担保权能的进一步挖掘,从而促进涉农、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长,顺应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三是围绕金融服务短板,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直达性。通过多年的引导、支持和推动,赣州、吉安市已形成了层次分明、错位竞争的普惠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加上人民银行推动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和“移动支付便民工程”,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下一步,将充分考虑赣州、吉安两市山地林地较多、人口分布更为分散的实际,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延伸下沉金融网点和服务,增加偏远地区的基础金融服务供给。同时,鼓励金融机构转变理念,加大业务流程再造,对试验区内分支机构实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并更多的用“线上跑”、“数据跑”代替“企业跑”、“群众跑”,让普惠金融服务更有速度、更有温度、更有效率。

新华社记者(文颖 摄)

新华社记者:请问作为银保监部门,在推动全省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在引领全省银行保险业助力赣州、吉安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方面,将采取哪些支持政策和实际举措?

江西银保监局局长李赛辉(文颖 摄)

李赛辉: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是银行保险监管部门的三大职责。推动发展普惠金融是我们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我们高度重视,扎实工作,持续发力,全力促进江西普惠金融发展。一是强化组织推动。从2019年开始,会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制定普惠金融年度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建立覆盖所有县(市)的省局、分局领导班子成员普惠金融联系点制度,创设普惠金融联席会议机制。二是强化政策传导。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关于金融服务江西乡村振兴 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督促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领域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做实金融服务。三是强化考核引领。紧盯普惠金融工作目标,坚持按月监测、按季通报、按年考核。夯实普惠金融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督促和激励商业银行提升服务小微企业质效。在全省各级监管部门、银行保险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普惠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94.34亿元,增长21.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5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1.29万亿元,增长10.4%;精准扶贫贷款1842.01亿元,增长14.1%。今年三季度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922.71亿元,增长21.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93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增长12.88%;精准扶贫贷款2164.23亿元,增长17.49%。

我们将在中国银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大力推动全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以《总体方案》为行动指南,立足赣州、吉安经济金融实际,将赣州、吉安列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地区,将普惠金融政策在这两个地区先行先试,全力助推试验区经济金融发展。一是推动完善机构体系。支持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吉安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试验区增设、改建社区支行(网点)或小微支行(网点)。支持赣州、吉安深化农商行改革,提升农商行服务本地、服务县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创建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为帮助小微企业等重点普惠群体获得高效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我们创新提出创建普惠金融服务中心。4月中旬,印发了指导意见,出台了建设标准,按照“政府主导、监管推动、金融参与、多方聚力”的原则,以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为依托,打造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下一步,我们将支持指导赣州、吉安稳步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创建,力争用1—2年时间在全省率先实现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县域全覆盖,发挥其政策宣传、信息集成、信贷融资、保险服务、担保增信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功能。三是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引导全省银行保险业立足试验区经济金融实际,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因地制宜,因行而异,大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凤凰网记者(文颖 摄)

凤凰网记者:请问吉安市将如何结合实际,探索具有吉安特色的普惠金融改革发展之路?

吉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毛顺茂(文颖 摄)

毛顺茂:吉安获批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给老区人民的一个政策大礼包,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当前,我们正按照总体方案要求,抓紧调查研究,制定行动计划,完善政策措施,积极谋篇布局。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更高要求,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对标《总体方案》的目标和部署,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全方位推进普惠金融各项改革有效落地。概括起来说,就是“建好一张网,搭好两个平台,突出三项重点”。

建好一张网,就是建好普惠金融服务网。重点是以数字普惠金融为核心,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建设市场化运营的普惠金融服务网。同时,支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延伸下沉金融网点和服务,推进井冈山九银村镇银行筹建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加快“蚂蚁金服”县域普惠金融总体上线,一方面线上解决基层群众金融服务单一、覆盖面窄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金融服务推送成本和触达效率问题。

搭好两个平台,就是搭好数据共享平台和技术应用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就是依托现有的“赣服通”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协调相关部门向金融结构有序开放信息查询服务,实现市、县大数据中心政务服务信息与金融机构共用共享,破解金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技术应用平台,就是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吉安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和井冈蜜柚、绿色大米等特色富民产业,运用区块链和农业物联网等技术,整合政、银、保资源,打造“一站式”多层次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农户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服务。

突出三项重点,就是突出抓好科技金融、金融生态优化、金融产品创新等三项重点工作。科技金融方面,重点是建立科技型企业“白名单”,设立科技创投引导基金,推动“科贷通”提标扩面。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贷联动试点。金融生态优化方面,重点是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征信“三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农村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完善“普惠金融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机制。优化金融司法审判流程,依法保护金融债权。金融产品创新方面,重点是鼓励各金融机构在吉安探索试点新产品、新模式,积极推进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一县一品,一行(司)一品”特色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三农”支持力度。

总之,在推进改革落地的过程中,我们将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传统金融和数字金融共同发力,真正实现普惠金融改革初衷,助推老区发展,惠及老区人民。

江西卫视记者(文颖 摄)

江西卫视记者:请问目前赣州市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上,开展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赣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新民(文颖 摄)

李新民:在普惠金融发展上,我们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第一方面工作,强化工作领导。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普惠金融发展工作的领导。二是出台细则要点。出台了《赣州市推进普惠金融实施细则》和《2020年普惠金融工作要点》,推动工作落实落细。三是学习借鉴提升。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普惠金融改革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

第二方面工作,积极探索实践。主要是“三个发挥好”。一是发挥好融资服务平台作用。全市在江西省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注册数55.74万户,注册率96.7,申报贷款2.79万户,获得贷款1.65万户,户计满足率达59.04,获得贷款金额182.22亿元,注册户数、户计满足率均居全省第一。二是发挥好“三大基金”作用。第一个是风险缓释基金,该基金由政府筹资设立,先后开发了“产业扶贫信贷通”“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等,支持和服务于“三农”、脱贫攻坚、小微企业发展。第二个是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我们积极对接并先行开展担保分险业务,初步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累计为企业提供担保609户,在保余额 104.06亿元,平均担保费率0.89,下降0.11个百分点,为企业减免费用3100万元。第三个是倒贷基金,政府出资设立20支倒贷基金,资金总规模14.2亿元,帮助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还贷周转金,目前,已累计向6583户企业提供还贷周转金358亿元。三是发挥好四项制度作用。我们率先建立和完善了“银行抽贷定期报告制度”“问题企业贷款协调处置制度”“地方政府还贷周转金机制”“金融案件快审”等四项制度,在全市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

第三方面工作,完善基础体系。主要是扩大“三个覆盖面”。一是扩大基础金融覆盖面。加速引进金融服务机构,已实现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证券营业部、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等机构县域全覆盖。目前,市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41家,保险机构37家,证券机构22家,小贷公司20家,典当行2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6家,融资性租赁公司4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1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二是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制定印发《赣州市“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推动金融设施向农村延伸。全市建成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1062个,贫困村覆盖率达到94.43%,其中,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示范站35个。助农取款点3104个,实现行政村覆盖率达90%。三是扩大金惠工程覆盖面。除在试点县积极开展金惠工程试点工作外,我们将赣州市深度贫困村所在县全部纳入试点范围。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改革力度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更大金融服务力量。

江西日报记者(文颖 摄)

江西日报记者此次国家批复我省赣州、吉安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既是因为两地意愿强、积极性高,更是因为我省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作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和探索性实践。请问能否介绍一下我省普惠金融工作有关情况。

韦秀长: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普惠金融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部署安排,聚焦中小微企业、“三农”和民营企业融资需求,聚力金融普惠于民,全面推进我省普惠金融发展。

一是构建了普惠金融工作格局。自2019年起,每年年初,我省都会制定下发普惠金融行动方案,明晰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措施、任务要求。持续开展金融定向帮扶活动,组织辖内银行机构挂点帮扶全省104个工业园区,实现银行与园区双向全覆盖。举办产业与金融对接会和“百家银行进千企”政银企系列对接会,建立主导产业重点融资企业“白名单”制度,企业融资获得感显著提高。特别是今年,结合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会同人行、银保监、证监在全省开展“金融保链强链行动”,组建10支由银行、证券、保险、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机构专业人士组成的金融服务团,分别对口服务1-2个重点产业链,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专业化、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是健全了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全省省级法人金融机构实现银证保三业全覆盖,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入驻江西,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城商行机构网点、村镇银行实现县域全覆盖,金融扶贫工作站实现3058个贫困村全覆盖,银行物理网点和保险服务实现1405个乡镇全覆盖。全省16926个行政村在全面开通取款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充实了查询、转账、理财等功能,全面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加快培育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推动省融资担保集团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并与19家银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形成多级担保机构与银行机构共同参与的业务联动和风险分担机制,目前体系成员65家,在保责任余额973.82亿元,较年初增长46.09%,综合担保费率连续8个月控制在1%以下,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2.09亿元。

三是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坚持从金融产品和金融模式创新入手,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了“抗疫贷”“投贷联动直通车”“林农快贷”“订单通”等涉农和小微产品,“知识产权通宝”“智享贷”“智融宝”等知识产权专属产品。在全国首创了“财政+金融”的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模式,“金融+产业+致富带头人”、“金融+扶贫工厂”等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正广泛推广。搭建了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省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推动银企对接线上化、便捷化、常态化,累计帮助18.5万户小微企业获得贷款、融资近300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赣州、吉安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普惠金融政策、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生态等方面大胆探索,加快构建普惠金融服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革命老区普惠金融发展的江西经验、江西做法。

傅云: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省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情况。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