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华社】 江西:金融监管成效初显 未来监管任重道远

2017-12-27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江西省在着力加快全省金融发展的同时,坚持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头等大事,通过创新防范模式、定期专项整治等举措,认真履行地方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崔璐)在全国率先出台网络小贷公司监管指引等政策、建立大数据非法集资监测预警系统、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具有全国示范经验---今年以来,江西省在着力加快全省金融发展的同时,坚持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头等大事,通过创新防范模式、定期专项整治等举措,认真履行地方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出台法规建立预警 金融风险管理成效初显

今年,江西省金融业总资产突破4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预计突破1200亿元,增长超过15%,金融业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10%,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在将金融做大做强以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防控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方面,江西省也取得一定成效。

首先,积极出台地方性的金融监管法规和条例。针对防范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业务风险,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西省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指引(试行)》。在地方资产管理方面,今年10月,江西出台《江西省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

此外,江西省开展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工作5月在全国古田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今年12月,中国证监会清理规范各类交易场所工作交流培训会在江西省召开,江西省作为6个先进省份之一在会上介绍了清整经验。

创新风险防范模式 定期整治坚决守住底线

严监管是贯穿2017年金融领域的主题词,江西省通过创新风险防范模式、定期专项整治等举措,认真履行地方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法媒银”是江西省在强化信用风险防范的全环链建设中的一个创新模式。“法媒银”全称“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是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江西日报社、江西广播电视台和18家银行金融机构在全国首创的集中曝光和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网络平台。据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截至2017年11月30日,江西“法媒银”平台曝光惩戒了3.8万名“老赖”,其中7132人履行了义务,标的额达6.51亿元。

“金融与互联网融合,既可以扩大服务,也可能放大风险。”有专家说,互联网金融引起的风险涉众性强、业态变异迅速,风险识别和防范的难度较大。今年以来,江西省陆续将“校园网贷”“现金贷”“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等纳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对16家P2P网络借贷平台、1家无证支付机构及时进行排查清理,关停3家“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对江西省4家涉及校园贷的企业分类整治,全部停止校园贷业务。

多种风险压力累积 地方金融监管任重道远

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的信号看,严监管和防风险仍将是金融领域今后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

一些人士指出,不良资产风险、影子银行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非法金融活动风险等持续累积,给地方金融监管带来较大压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日渐明显,金融脱媒特别是P2P、众筹等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金融服务、金融组织、金融产品体系的日益发展,对目前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制度体系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