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3月份大宗商品PMI显示: 指数止跌回升 市场运行好转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19年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3.5%,指数止跌回升至2018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点。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销售指数均止跌反弹,库存指数增速回落,商品价格继续上涨。本月CBMI显示,指数自低位回升,显示近期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运行情况较上月有所好转,供需两端均有回升,前期受天气、假期等因素影响造成的短期波动基本平复。纵观后市,我们认为随着消费旺季的来临,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基本度过了去年冬季以来的低迷期,后期在经济回暖、基建发力等利好推动下,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将迎来稳中向好的格局。

 

一、商品整体供应增加

 

20193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止跌反弹至103.6%,为近五个月以来的最高点,显示本月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整体供应量明显增加。本月商品供应大幅增长,我们认为,一方面和春节月份基数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随着春节、两会等因素影响的消失,企业生产逐渐回归正常。各主要商品中,除原煤供应有所减少外,其余品种均呈现明显增加的态势,特别是铁矿石、有色金属、化工等商品供应增长幅度较大。 

 


1、钢铁供应继续增长

 

2019年3月份,钢铁供应指数两连升至102.2%,增幅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显示钢厂生产逐步恢复,市场供应持续增加。从市场情况来看,3月上旬,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为了保障空气质量,北方加大了限产力度,加上部分钢厂高炉检修,因此产量有所下降。但在环保限产结束后,钢厂复产节奏加快,特别是随着钢材价格的攀高,钢厂生产盈利状况继续改善,3月中旬开始,国内钢铁产量持续增加,市场供应量明显增长。数据显示,3月29日,Mysteel调研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为75.73%,较上月底增加1.51%。另据Mysteel预估3月下旬全国粗钢预估产量2568.97万吨,日均产量233.54万吨,环比3月中旬上升2.56%。当月全国粗钢产量7110.78万吨,日均产量229.38万吨,环比上升4.99万吨,增幅1.30%。综合来看,虽4月份唐山地区继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但考虑到目前生产利润回暖以及采暖季限产结束,特别是由于高炉炼钢利润回升,长流程钢企的产量高于去年同期,而螺纹钢现货价格涨幅大于废钢,电炉钢利润回升,电炉钢产量也会有所增加,因此推断,后期供给仍有进一步释放的空间。

 

2、原煤供应仍现下降趋势

 

2019年3月份,国内原煤供应量较上月减少0.8%,连续三个月呈现下降趋势。今年以来,连续出现矿难事故,不断影响煤矿复产,导致市场供应整体下降。1·12神木李家沟煤矿事故引发榆林地区煤矿大面积停产整顿导致动力煤供应短期异常收缩,2·23内蒙古锡盟西乌旗银漫矿业事故之后,内蒙古加强煤矿安全检查,陕西煤矿复产进程再波折。李家沟煤矿事故之后,榆林绝大多数煤矿被要求停产整顿,神木、府谷两地民营煤矿基本全部进入停产状态,部分国有大矿也被要求停产接受安全检查。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陕西省生产原煤3822.8万吨,同比减少1522.2万吨,下降28.5%。截至2月21日,2月产量累计1055.1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近1000万吨。如果再算上一些表外产量,今年以来,截至2月21日,陕西原煤产量累计同比减少可能会达到3000-3500万吨。春节之后,原本陕西地区煤矿已经要陆续复产了,但是2·23银漫矿业事故再次影响了复产进程。虽然银漫矿业并非煤矿,但事故发生在煤炭主产区,而且发生在全国两会之前,对于刚刚发生过重大煤矿安全事故的陕西来说,只好再度加强了复产验收,部分已经复产国有大型煤矿被要求再度停产整顿,保守估计,1-2月份陕西省煤炭供应同比减少会超过4000万吨,甚至在5000万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国内原煤产量51367.1万吨,同比减少1.5%。在生产受限的情况下,国内控制煤炭进口总量常态化,据海关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进口煤炭1764.1万吨,环比大幅减少47.3%,同比减少15.6%。生产受限叠加进口减少,导致国内原煤供应整体偏紧。

 

3、成品油供应回升

 

2019年3月份,成品油供应指数止跌反弹,当月成品油供应量较上月增加2.9%。从企业生产来看,福建联合石化在1月中旬结束检修、炼厂开工负荷逐步恢复,但是惠州炼厂全厂检修在2月中旬开启,22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停工。另外鉴于有新的炼厂投产,炼厂开工负荷稳步增加,1-2月国内炼厂原油加工量较去年增加,利好汽油产量增加。1-2月份汽油产量为2379.70万吨,同比增加5.9%。不过冬季正值柴油需求淡季,且今年柴油需求较往年减少,炼厂调低柴油产出率,柴油产量减少。1-2月份国内柴油产量为2765.4万吨,同比减少3.8%。进出口方面,2019年2月份国内汽油出口量为55万吨,是近3年来出口量最低值,环比减少63.8%,同比减少36.8%;2月份国内柴油出口量为151万吨,环比减少17.9%。产量回升叠加出口减少,导致国内市场成品油供应增加。后市来看,国内成品油供应或将有所下降,主要是齐鲁石化、镇海炼化以及扬子石化共计123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将在4月上旬至4月中旬陆续开工,然而炼厂加工负荷的恢复需时日,另外金陵石化、洛阳石化以及乌鲁木齐石化共计2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进入检修期,因此预计4月国内炼厂原油加工量将减少,进而打压汽、柴油产量。

 

二、终端需求有所回暖

 

20193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止跌回升,为104.5%,较上月大幅回升5.6个百分点,为近十个月以来的最高点,各主要商品销售量均全面回升,显示3月份下游需求集中释放,现货市场成交明显放量,同时伴随价格的震荡上涨以及降税政策发布,市场存在部分投机需求,因此整体而言,3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需求表现良好。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2019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4849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2018年全年提高0.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增速比2018年全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090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2018年全年提高2.1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不过1-2月份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回落11.2个百分点,引发市场对后期房地产需求的担忧。 

 

 

1、钢铁销售量大幅回升

 

2019年3月份,国内钢铁销售量较上月大幅回升6.6%,显示随着传统消费旺季到来,建筑工地相继恢复正常施工,终端需求释放加快。从市场情况来看,由于3月份是传统消费旺季,国内基建投资力度放大,终端需求集中释放,市场成交明显放量。特别是下半月,在增值税税率下调的政策影响下,市场投机需求释放,商家集中采购,本月成交情况整体表现不错。3月份最后一周,西本新干线监测的沪市线螺周终端采购量为3.96万吨,环比前一周增加10.61%,一举扭转了上周的下跌态势。本期沪市线螺采购量再次回升,主要原因是天气转好,下游施工正常,加之市场价格先抑后扬,刺激需方主动备货。据西本新干线跟踪的历史数据,近期沪市线螺采购量处于较好水平,3月份更是保持在高位,需求旺季特征非常明显。综合来看,我们认为4月份下游需求不会太差,但力度或弱于三月份。尤其华东地区阴雨天气集中,对成交情况有一定阻碍。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最新的基建投资数据并没有超出预期,对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如果经济没有滑出合理波动区间的下限,政策面大概率不会出台超出预期的举措。另外,虽然短期内房地产投资仍然维持较好的韧性,对建筑钢的需求较为强劲,但由于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回落,竣工面积及土地购置面积也有下滑,预计4月下旬后,季节性需求旺季趋向尾声,房地产行业对建筑钢的需求有回落压力。

 

2、煤炭需求持续增加

 

2019年3月份,国内煤炭销售量较上月增加4.7%,增速加快4.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呈现增长态势,可见今年以来国内煤炭需求整体不错,特别是全国重点电厂电煤需求整体不错,沿海电厂电煤需求在春节后也出现快速回升。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重点电厂日均耗煤448.5万吨,同比增长0.6%;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日均耗煤量回落至365.7万吨,但同比增幅却回升至5.4%。1月份,六大发电集团沿海电厂日均耗煤70.3万吨,同比下降7%,延续了去年8月份以来的同比下降态势;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六大电沿海电厂日均耗煤量回落至49.3万吨,同比下降14.7%。虽然沿海电厂月均日耗同比仍然偏低,但是春节过后,特别是2月下旬沿海电厂日耗回升速度明显偏快,2月28日甚至超过了70万吨,明显超出历年同期。在国内主产区产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全国电厂日耗不错,特别是2月中下旬开始沿海电厂日耗持续回升,使得之前需求对煤价压力逐步减弱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支撑因素。进入3月份以来,由于气温波动较大,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民用电消耗增加,在工业用煤同期增长下,沿海六大集团主要电厂耗煤量震荡走高,3月末,连续两日攀升至70万吨附近,存煤可用天数降至22天。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下游采购需求也出现部分释放,受水泥、化工企业需求释放、月底长协集中兑现以及大秦线集中修供应收紧预期等因素影响,3月下旬以来,下游北上拉运船舶增加,装船量涨幅明显,日均调出量环比增加5.5万吨至58.1万吨。由于调进高于调出,3月底以来,港口煤炭库存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

 

3、成品油销售量止跌回升

 

2019年3月份,成品油销售指数为103.5%,显示市场需求有所增加,但我们认为本月成品油销售量止跌回升主要是和基数较低有关,特别是从市场情况来看,需求增幅有限。3月份以来,随着气温的升高,国内汽油需求有所回升,但是没有节假日支撑,出行平稳,消费需求增长有限。加之多地阴雨天气依旧,汽油终端需求一般,主营单位外采量有限。多地主营以及地炼汽油出货均受抑。柴油方面,月内柴油需求恢复情况低于预期,加上换季期间,天气状况较反复,而且业者2月备库较多,本月基本以缓慢消化库存为主,入市操作较有限。进入4月份,万物复苏,月初清明小长假,踏青正当时。汽油需求看好,汽油市场购销较前期将有好转。同时,随着天气明显回暖,春耕等农业活动开启,加上矿业、基建工程等终端用油企业开工率稳步提升,柴油需求将持续好转,利好支撑较明显,而且2月业者以消库为主,故预计后市将有间断补库操作。

 

三、商品库存仍在积压,但增速减缓

 

20193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为101.0%,较上月下跌0.6个百分点。从本月指数的情况来看,随着需求的启动,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库存增速有所减缓。各主要商品中,除钢铁和原煤库存量有所减少,其余品种均呈现增长态势。 

 

 

1、钢铁库存开始减少

 

2019年3月份,钢铁库存量较上月减少2.5%,时隔两个月后再现减少格局,显示当前国内钢市供应压力有所缓解。据西本新干线监测库存数据显示,截止3月29日,全国35个主要市场样本仓库钢材总库存量为1607.77万吨,较上周减少79.71万吨,减幅为4.72%,这也是全国样本仓库钢材库存总量连续第四周回落。据西本新干线历史数据,当前库存总量较上年同期(2018年3月30日的1789.85万吨)减少182.08万吨,减幅为10.17%。另据中钢协数据显示,3月上旬末,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453.87万吨,较2月中旬末下降1.1%。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全国钢材市场库存减少182万吨,钢厂库存增加14万吨,市场库存和钢厂库存合计较去年同期减少168万吨,而上月为增加522万吨。

 

2、铁矿石库存继续增加,且增速加快

 

2019年3月份,国内铁矿石库存量较上月增加3.7%,增速加快2.3个百分点,显示国内铁矿石市场供应压力持续加大。据Mysteel统计,截止3月底,全国45个港口铁矿石库存为14702.93万吨,环比上月增加126.43万吨,日均疏港量由上月的283.30万吨下降至277.14万吨。从市场情况来看,矿山事件冷却后,由于国内钢厂减产检修及生产利润微薄,采购积极性明显下降,导致铁矿石出现明显回调,直至价格降至低位,叠加复产,采购积极性才有所恢复。当前国内钢厂高炉集中检修已经告一段落,高炉产能利用率自3月下旬起开始逐步回升,预计4月份铁矿石需求情况将有所好转,届时铁矿石库存压力或将有所缓解。

 

3、消费回升,汽车库存增速减缓

 

2019年3月份,国内汽车市场库存量较上月增加2.1%,但增速减缓0.6个百分点,显示随着需求的启动,当前汽车市场库存压力略有缓解。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19年3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5.3%,环比下降8.3%,同比上升3.2%,库存预警指数仍位于警戒线之上。从市场来看,受大环境影响,3月处于市场淡季,同比呈现下降趋势;部分地区春季车展,对市场需求起到一定刺激作用;但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及部分地区国五、国六车型切换消息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显示,3月份汽车市场需求指数、平均日销量指数均环比上升,其中市场需求指数为50.7%,较2月份回升31.4个百分点;平均日销量指数为56.3%,较2月份回升36.3个百分点。4月份,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正式实施,部分观望需求将得以释放。但是4月有清明节,南方部分地区消费者受传统习俗影响不在4月购车,将影响4月份销量,预计库存仍将处于高位。

 

从以上情况来看,3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形势良好,供需两旺,特别是消费端增速快于供应端,市场供应压力有所缓解,商品库存增速减缓。纵观后市,随着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国内需求有望进一步回升,特别是全国各地基建项目发力,投资开工率加大,将持续带动国内大宗商品的需求,加之国内宏观经济显现回暖迹象,我们认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稳中向好的趋势基本确立。

 

1、国内宏观经济回暖迹象显现

 

国家发改委、统计局近期正在多地调研,就一季度经济形势做预判。各地发改委也在调研摸底各自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从各地调研情况看,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但是3月份经济形势好转,各地力争确保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从目前各地调研以及最新3月份数据看,经济回升迹象明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9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较上月回升1.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重回扩张区间。从分项指数来看,春节后市场回归正常轨道,市场需求增加,企业生产扩张,采购趋于活跃,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上升。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上升,新动能继续稳中有进发展。两会提出了一系列预期目标和宏观政策,提振了市场信心,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也在有序进行,市场乐观情绪有所酝酿,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0.6个百分点至56.8%的较高水平。预计一季度经济出现较大回落的可能性较小,经济增速有条件保持去年四季度水平。

 

与此同时,3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50.8,四个月来首次处于扩张区间,升至2018年7月的水平。下游行业景气回升,将带动大宗商品市场需求的加快释放。

 

2、各地重点项目投资春潮涌动

 

今年国家稳投资、补短板政策不断向纵深推进,各地也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出台相应政策,大力提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资完成率,推动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实施,不仅加大力度,还要提快进度,因此,4月份各地可能迎来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密集开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9日,3月份各地重大项目开工超7500个,总投资逾3.5万亿。其中,四川省3月开工项目超过1900个,投资金额达万亿。另外,甘肃省发改委官方网站公布2019年省列重大项目名单,确定2019年省列重大项目共计151个,总投资75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40亿元;贵州省也安排下达2019年省重大工程项目2700个以上,确保一季度完成投资1300亿元以上;上海市2019年重大工程建设投资计划显示,2019年将安排市重大工程正式项目138项,预备项目28项,新开工项目23项,建成项目11项;陕西省发改委称,今年该省将继续保持重点项目在稳投资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抓好600个省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5059亿元等。相比2018年,无论是重点项目总数,还是总投资额、年度计划投资,今年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这些项目将引致巨量的大宗商品钢材需求。

 

3、新增地方债每季度1万亿元,重点投向基建

 

为了稳投资扩内需,地方政府正快马加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下称“地方债”),近日发行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元,预计一季度发债规模约1.4万亿元,将是去年同期的5倍多。发债筹资用于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水利环保、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民生项目。

 

有专家表示,进入二季度,需要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稳定。也有专家表示,若不考虑货币政策,二季度流动性较一季度偏紧。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首先,二季度MLF到期量11855亿元。其次,4月是财政缴税大月,这会导致财政存款增加。第三,财政部此前表示会将批准的限额及时下达地方,由地方自行均衡发债,争取在9月底之前发行完毕,预计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较高。


(来源: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19-04-11
证监会:强化中介机构责任

   

    证监会官方网站日前发布消息,证监会系统2019年机构监管工作培训会近期在深圳资本市场学院召开。

  会议提出,下一阶段证监会推进机构监管工作将盯准五个着力点,包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完善行业机构内在制衡机制,强化中介机构责任、保障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顺利推出,增强行业机构综合服务功能、综合施策引导和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监管能力建设。

  根据证监会官网发布的信息,此次会议总结了2018年的机构监管工作,研判了当前监管形势,部署了2019年机构监管重点任务。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李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当前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对中介机构落实责任、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证券基金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证监会党委的各项要求,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风险、敬畏专业,增强合力,扎实推进机构监管工作。

  具体而言,一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严防风险外溢,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行业机构内在制衡机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促进形成主动合规、自我约束的行业生态。

  三是着力强化中介机构在培育发行主体、询价定价、维护交易、风险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保障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顺利推出。

  四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政策引领,增强行业机构综合服务功能,综合施策引导和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行业机构差异化发展,全面提升行业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

  五是着力强化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监管有效性。

  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证监会机关有关部门、各派出机构以及部分系统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9-04-11
快讯!江西省发布第一批非法集资严重失信人名单

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非法集资严重失信人的联合惩戒力度,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第一批45名非法集资严重失信人名单。此次公布的非法集资严重失信人名单,包括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罪名被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判处监禁刑的自然人。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关于对涉金融严重失信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发改财金〔2017〕434号)和《印发关于加强涉金融严重失信人名单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财金规〔2017〕460号)文件要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依据法院裁判确定非法集资严重失信人名单。


对列入非法集资严重失信人名单当事人,各相关部门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开展联合惩戒,惩戒期为5年。


惩戒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依法限制其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网络借贷中介机构,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活动;


依法限制其担任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依法限制其担任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招录(聘)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评文明单位、道德模范;


依法限制其取得有关检验检测认证资质并执业等;


依法在安排补贴性资金、安排投资税收等优惠政策、备案登记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授信时审慎性参考。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主(监)管部门将已列入非法集资严重失信人名单的主体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监管巡查频次,对再次发生违法违规和失信行为的,依法从重处罚。非法集资严重失信人名单全国通用。


被列入非法集资严重失信人名单中被判处监禁刑的自然人,刑罚执行完毕后满5年,并在列入期间未再次出现适用情形的,联合惩戒期结束,自动移出黑名单。


认定名单所依据的人民法院裁判被依法撤销或被变更后不符合适用情形,以及经有关部门核实列入确属错误的,可向做出裁判的法院提出申请,由有关法院确认后通报省处非办,省处非办将移出黑名单并公告。


下一步,省处非办将定期发布非法集资严重失信人名单相关信息,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大联合惩戒力度,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舆论氛围。

在此提醒广大公众,非法集资违法犯罪将受法律严惩,经法院生效判决认定的非法集资者,相关刑罚执行完毕后仍受相关部门联合惩戒。
曝光台

                                            (来源:江西金融)



2018-08-03
新一届国务院金融委成立:完全具备打赢重大风险攻坚战和应对外部风险条件

据中国政府网信息,7月2日,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等相关工作。国务院副总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主任刘鹤主持会议,金融委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易纲作了汇报,金融委副主任丁学东,金融委成员郭树清、刘士余、潘功胜、韩文秀、连维良、刘伟,以及协作单位成员李书磊、邓声明、蒋建国、杨小伟、孟庆丰、刘炤、刘贵祥等同志参会。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运行情况,审议了金融委办公室提出的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研究了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把握好监管工作节奏和力度、发挥好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重点工作,部署了近期主要任务。

会议认为,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金融系统团结协作,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底线思维,监管体系建设和金融风险处置取得积极成效,结构性去杠杆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业务收缩,一些机构野蛮扩张行为收敛,金融乱象得到初步遏制,市场约束逐步增强,市场主体心理预期出现积极变化,审慎经营理念得到强化,金融运行整体稳健。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市场主体韧性强,国内巨大规模市场的回旋空间广阔,完全具备打赢重大风险攻坚战和应对外部风险的诸多有利条件,对此充满信心,下一步各项工作都将按既定方案有序推进。

会议决定,金融委将定期召开全体会议,不定期召开有针对性的专题会议,统筹研究协调金融领域相关事项。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8-07-04
2018年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暨江西红谷滩金融商务区招商推介会在羊城成功举办

六月广州,繁花锦簇,流光溢彩,生机勃发,万物峥嵘。由江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南昌市人民政府主办,南昌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共同承办的2018年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暨“江西红谷滩金融商务区招商推介会”于2018年6月22日在广州威斯汀酒店隆重举行。

2012年2月,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建设全省唯一的金融商务区。六年来,江西红谷滩金融商务区大力实施区域聚焦、产业聚焦、政策聚焦和资源聚焦,围绕机构聚集、业态完整、市场完善、创新活跃、辐射强劲、生态优良“六个维度”建设目标,深入推进金融机构“倍增计划”,积极引进金融监管机构、境内外各类金融企业、各类金融要素交易市场和新兴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入驻,目前已聚集全省80%的省级金融机构,落户金融类企业总数超过800家,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业为主体,科技金融、基金、融资担保等新兴金融业为补充、全方位金融发展的新格局。先后获评“最佳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区”“最佳金融创新示范区”“江西省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金融中心”,实现了速度与质量兼蓄、规模与效益与齐飞。

十三五期间,红谷滩新区将立足于新时代这个大坐标大背景,坚定不移“强产业”、久久为功“兴城市”、持之以恒“促改革”、矢志不移“优生态”、扎扎实实“惠民生”、聚精会神"抓党建",打出“金融名片”这张特色亮点名片,抢占金融产业新高地,大手笔布局、大气魄建设、大智慧管理,打造全省金融发展核心增长极、中部区域性金融中心。

南昌和广州同属泛珠三角合作区域,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上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泛。此次是江西红谷滩金融商务区第三次组团参加广州金交会,也是以务实举措和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今年5月赣粤合作交流座谈会期间两省达成的共识。本次推介会将进一步深化两地在现代金融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加广泛的交流合作。

    推介会由江西省金融办副主任许忠华主持,广东省金融办、南昌市政府、广州市政府、广州市金融局、南昌市金融办、兰州市金融办等政府代表,广州证券、广交所集团、广州金控、广发集团、珠江人寿、广发基金等金融机构,广东省、广州市江西商会代表,各金融机构协会组织,金融创新企业、金融创新人才等100余位嘉宾代表出席。

推介活动还得到了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金融服务中心、广州证券、广州清算中心、恒邦财险、江西红谷滩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江西金融发展研究院、江西互联网金融产业园、江西基金产业园、江西金融资产有限公司、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江西金融登记结算公司、江西联交运金融服务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2018-06-26
郭树清提示非法集资风险:收益率超10%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6月14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8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在主旨演讲中再次提醒非法集资风险。郭树清说,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一旦发现承诺高回报的理财产品和投资公司,就要相互提醒、积极举报,让各种金融诈骗和不断变异的庞氏骗局无所遁形。

附演讲全文: 

李强书记、小川理事长、应勇市长、易纲行长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时隔六年再次参加这个论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作为党的领袖,对金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题,不仅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前所未有,在国际政治实践中也极为罕见。


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就有金融风险。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会发生不平衡、不协调。但是迄今为止,多数国家仍然通过危机来强制调整,付出沉重代价后,恢复经济金融平衡。只有在我们国家,才能够做到由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各级政府主动作为,集中动员全社会力量,及早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防止生成系统性金融危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理论和政策论述,深刻把握现阶段经济金融运行的内在规律,形成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中国方略,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其核心要义就是,从国情现实出发,以自我革命的理念和方法,主动消除经济金融隐患,成功跨越重大关口,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自我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处理新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方式,因而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途径。


我国现阶段的金融问题具有极大的特殊性。总的历史背景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兴市场经济、“三期叠加”,同时处于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特定时期。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我们面对的矛盾更为复杂,有些风险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处置各类隐患,以经常的“小震”释放压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大震”,总体上要用事先的而不是事后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整体的而不是零散的方法,去矫正各种偏离,及早恢复经济金融平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接领导和指挥下,我们展开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一系列战役。在工作实践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较深。


一是底线思维防患未然。总书记指出,要把各种困难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可能的风险和挑战想得更深入一些,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中国自古就有“治未病”的医学思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需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意识,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努力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和早期阶段。近年来,针对房地产贷款、地方政府债务和互联网金融等系统性风险隐患较大的领域,我们设定审慎监控指标,开展压力测试,加强清理规范,及早介入干预,有效遏制了风险累积。同时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在经济上行期,加大拨备和准备金计提力度,多渠道补充资本,不断提升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


二是稳定大局逐步加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治理金融业内部层层嵌套、自我循环,必须充分考虑机构和市场的承受能力,在保持国民经济列车平稳运行中拆除“炸弹”,防止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在化解“类信贷”业务风险过程中,我们没有全线出击、四面作战,而是合理安排过渡期,先由机构自查再由监管部门检查,有计划、分步骤,渐次达成目标。在整治同业业务时,先从规范同业投资和同业理财入手,使特殊目的载体投资放慢增幅,继而出现负增长。同业理财余额逐月下降,至今已压减三分之二。与此同时,同业存放和同业存单则只有较小变化。直至去年底今年初,才开始启动规范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同样没有采取“一刀切”和急刹车的办法。


三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优先处理最可能影响全局、威胁整体的问题。在推动去杠杆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坚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优先推动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降低杠杆率。针对交叉金融野蛮生长、影子银行急剧膨胀等突出问题,我们及时开展市场乱象综合整治,有力遏制了银行业和保险业资金脱实向虚势头。一年多来,银行业在保持12%以上信贷增速的同时,总资产规模少扩张20多万亿元。在发展方式转变和总保费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保险业的保障功能不断增强,今年前4个月,人身险中纯保障类产品占比上升2.9个百分点。


四是区别对待分类施策。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市场的金融风险情况,采取差异化、个性化的办法。工作实践中,对于不法分子控制的金融集团等“恶性肿瘤”,毫不手软,及时实施“外科手术”。对于情况复杂、牵涉面广的案例,采取徐缓调理的办法,通过“慢撒气”逐步缓释,条件具备时再果断出手。在这方面我们要特别感谢上海市的支持和配合。对于“金融科技”,英国等国家提出了“监管沙盒子”的概念,而我们采取的实际上类似“监管沙房子”的框架,可能需要逐步调整优化。


五是抓住时机攻坚克难。总书记指出,应对金融风险和挑战必然要付出代价、经历痛苦,我们必须勇于直面问题,敢于碰硬、善于碰硬,把握时机,主动出手,及时消除隐患。去年以来,我们督促银行利用当前拨备较充足的有利条件,做实贷款分类,真实反映信用风险。目前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之比,已由高峰期的近120%降至100%以内。同时鼓励银行综合运用坏账核销、现金清收和批量转让等手段,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2017年以来共处置不良贷款1.9万亿元。有的观察家将这些行动解读为银行的负面讯息,恐怕不太合理。


六是标本兼治依法规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系统性工程,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强力治标,有效处置重大风险事件,同时,要对所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排查,严肃处理,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市场上的歪风邪气压制下去。但是从根本建立起规范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更要注重加强金融法治建设,补齐监管短板,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巩固治标成果。2017年,银行业重点推进70多项补短板项目,已完成48项,今年又新提出40多项;保险业去年以来修订出台规章和规范性文件60多项。


七是回归本源服务实体。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金融系统坚持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国成立1.68万个债权人委员会,积极推动企业的财务重组和破产重整。在着力破除无效供给的同时,支持培育新动能,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17年银行业新增减费让利440亿元,今年一系列新的降成本措施正在陆续出台。信贷增速继续明显超过货币供应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实现“三个不低于”目标。目前,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17.3%,申贷获得率95.1%,但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还需做出新的努力。


八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总书记指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历程,解决影响和制约金融业发展的难题必须深化改革。在利率、汇率市场化不断深入的条件下,我们积极推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股权管理,优化机构布局,健全市场体系,持续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有的同志对金融业对外开放心存顾虑,认为开放金融服务业可能冲击中国的金融市场,引进外资股东可能威胁国家金融安全,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只有1.3%,外资保险公司也不过6%左右。事实上,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更无法想象有许多中国金融企业进入全球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前列。金融业扩大开放是增强我国服务业竞争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迫切需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要求,我们正在加快落实金融业对外开放举措。


九是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并服从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人民群众既是金融监管保护的对象,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依靠力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发动群众,让群众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提升自身免疫力,同时成长为治乱象的生力军。在打击非法集资过程中,努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一旦发现承诺高回报的理财产品和投资公司,就要相互提醒、积极举报,让各种金融诈骗和不断变异的庞氏骗局无所遁形。


在充分看到成绩、树立必胜信心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自我革命本身意味着许多特有的困难。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知易行难。既有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有利益固化的藩篱,大多涉及体制机制调整,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二是道德风险根深蒂固。相当多的金融机构仍然存在“垒大户”情结,不少企业高度依赖债务投入,各类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没有真正打破,“预算软约束”“投资饥渴症”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市场化法治化破产机制远未形成。三是一些地方、部门、银行和企业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对去产能、去杠杆心存侥幸,对不良资产处置和“僵尸企业”出清等待观望、犹豫不决,总希望国家出台政策给予救助。四是平衡各方利益面临很多制约。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兼顾多重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调整越来越困难,有待于各个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征程上,需要着力解决一些领域滞后的问题,加强薄弱环节。当前需要优先考虑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企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处于胶着状态,必须求同存异,寻找最大公约数,建立健全企业、银行、政府各方责任共当和损失分担机制,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加快困难企业重组,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同时,要注意防止生产过剩,形成新的库存。二是妥善处理企业债务违约问题。市场经济下出现债务违约十分正常,相比国外,我国企业债务违约率总体仍然较低。到2018年5月末,企业债券违约后未兑付金额,只占存量信用债总金额的0.43%。要遵循市场规律,实行差异化金融政策,对于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的企业要坚决退出,对于出现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相关各方要加强沟通协商,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努力,帮助其渡过难关。三是大力推进信用建设。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要带头讲诚信,真实反映资产情况,真实披露相关信息。企业要依法披露自身信息,特别是对债权人更要及时、全面、准确地通报经营状况。去年以来发生债务危机企业提供的教训是,必须防止四处借贷、盲目扩张。一旦出现偿债困难,应主动作为,及时调整经营结构,收缩产业链条,提高偿债能力。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增进信用信息共享。四是努力解决违法成本过低问题。无论是金融企业还是非金融企业,都要认识到,做假账就是违法犯罪。所有投融资活动都要在阳光下进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媒体网络虚假广告,误导性宣传,欺骗性投资咨询和理财顾问,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公害。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处罚太轻,不足以形成震慑,这种局面必须改变。要加大惩戒力度,对违法违规者必须严惩,必须让他们付出沉重代价。五是合理把握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金融创新有利于满足金融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要有利于金融风险防范。对于不当创新、过度创新等行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制止。对于假创新、伪创新现象更要及早揭露,及时处罚。六是加强机构投资者队伍建设。持续培育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强化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分析研究能力,努力促进一流水平投资银行的形成。资管新规和即将发布的理财业务监管办法,有利于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有利于投资资金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解决直接融资比重过低问题,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开正门、堵旁门”,加速走向规范化、透明化和法治化。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一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中国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勇于自我革命,就一定能够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成功跨越这个重大关口。   

    

(来源:银保监会)


2018-06-19
央行严厉打击支付乱象 第三方支付强监管将延续

今年以来,央行严厉打击支付乱象,规范市场秩序。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超范围经营跨境支付业务、未按规定审核接入商户背景、未按规定审核客户身份信息、超交易限额办理跨境支付、未按规定采集业务订单信息以及未按规定报送异常情况报告等涉嫌违规问题遭到央行重罚。随着整治行动持续深入,未来支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对支付机构的各类处罚“节奏”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各类处罚已超过30次,超过25家支付机构收到了央行开出的罚单。与此同时,针对支付机构备付金的管理也在加快进度,今年以来备付金交存金额明显增加。第三方支付强监管态势仍将延续。

违法违规行为多发

从今年以来支付机构的“罚单”类型看,跨境支付违规问题受罚最重。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对智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开出巨额罚单,没收违法所得约1108万元,并处罚款约1453万元,罚没金额合计约2561万元。此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也对智付支付罚款1590.8万元。

逃汇并涉及非法、虚假交易是该公司受罚的重要原因。外汇局的罚单显示,智付支付的违规行为包括违反外汇账户管理规定的逃汇行为,未按照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央行在公告中提出,智付公司为境外多家非法黄金、炒汇类互联网交易平台提供支付服务,通过虚构货物贸易,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跨境外汇支付业务。

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智付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检查境内网络特约商户的交易情况,未能发现数家商户私自将支付接口转交给现货交易等非法互联网平台使用,客观上为非法交易、虚假交易提供了网络支付服务。此外,智付公司还存在未严格落实商户实名制、未持续识别特约商户身份、违规为商户提供T+0结算服务、违规设置商户结算账户等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两单罚单,智付支付回应,将严格遵守人民银行相关规定,通过全员学法、支付系统升级、商户管理模式创新等多种方式优化内部管理,落实整改工作。

因跨境支付业务违规受罚的还有钱宝科技。今年1月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对重庆市钱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处以190万元罚款,并对2名相关责任人员分别处以2万元、3万元罚款。

据了解,2017年以来,相关部门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专项检查,暴露出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展业中的“高危漏洞”。该专项检查结果显示,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超范围经营跨境支付业务、未按规定审核接入商户背景、未按规定审核客户身份信息、超交易限额办理跨境支付、未按规定采集业务订单信息以及未按规定报送异常情况报告等涉嫌违规问题。

备付金交存加快

在屡吃“罚单”的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全额上交或将提上日程。

2017年1月份,央行发布《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该账户资金暂不计付利息。这意味着支付机构“吃利差、躺着赚钱”的日子结束了。

今年以来,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规模增长迅速。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4月末,支付机构交存央行客户备付金达4995.04亿元,环比增加58%,今年1月份至3月份分别为1237.57亿元、2202.35亿元和3157.52亿元。去年这一规模未突破千亿元。去年12月底,央行要求自2018年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由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

央行数据显示,支付机构的备付金余额近3年增加了近3倍。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267家支付机构备付金合计超过4600亿元。与此同时,挪用备付金、通过扩大备付金规模赚取利息收入的行为屡见不鲜,这偏离了提供支付服务的主业,更埋下了风险隐患。

“预计网联对接完成后,备付金全额上交将提上日程。”中信非银行金融团队首席分析师邵子钦认为,此前为了存款规模和利息收入,银行和支付机构没有动力切换至网联模式。今年备付金交存比例提升后,将挤压支付机构套利空间。

根据网联建设日程,今年6月30日支付机构与银行原有的直连模式将全部切断,网络支付交易全部通过网联模式转接清算。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网联平台试运行正常。今年一季度,网联平台处理业务57.75亿笔,金额2.02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6416.86万笔,金额224.68亿元。截至一季度末,网联平台已接入并启动迁移340余家银行以及100余家支付机构,成功交易金额近3万亿元。

行业整顿将继续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强监管态势仍将延续。

当前,支付牌照在续展时就严格把关。据统计,从2011年开始,央行陆续向市场发放了27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随着牌照暂停审批,且对部分不合规机构不予续展牌照,《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7年底,第三方支付牌照减少到218张。

今年2月份,央行召开支付结算工作会议时,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强调,严厉打击支付乱象,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还要谋划做好更高层次的“放”和“服”工作,更好地发挥支付结算工作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5月1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谢众再度强调,持续做好正本清源工作,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各类违规支付行为的整顿处罚绝不手软。

一位支付业从业人员认为,对于合规的机构来说,严监管是好事。过去,业内一些不规范的机构投机取巧、靠“钻空子”还能活得很好,这对行业发展非常不利。现在,不合规的机构将被淘汰,这将有利于支付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未来,支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邵子钦表示,随着利差模式的终结,单纯依赖利息收入的中小支付机构将受更大冲击。易观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上半年,第三方网络支付两巨头占比合计35.2%,第三方移动支付占比合计93.1%。随着行业加速洗牌,这一比重将持续上升。

(来源:经济日报)


2018-06-05
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督查组来赣 督查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

近日,国家处非联办副主任文政率部际联席会议督查组一行来江西督查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与我省相关单位进行座谈,并在基层地区实地调研考察。

4月24日,省处非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南昌市处非办与督查组在省行政中心召开座谈会,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骆小林就全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自查情况作主汇报,并现场演示了省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功能,江西银监局副局长卫功琦汇报了全省银行机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情况,其他相关单位和南昌市处非办分别就本地区、本系统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并提出改进工作建议。

4月25日,督查组一行来到宜春市袁州区湛郎街道调研考察,并与宜春市处非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进行座谈,实地了解基层地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先进经验和面临困难。

文政副主任对我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我省工作呈现出“一三五”的特点(综治考评进入全国第一梯队,今年一季度发案数量、涉案金额、涉及人数实现三下降,监测预警平台建设、银行机构监测预警、举报热线设立、类金融机构严格准入、宣传教育创新等五项工作亮点纷呈)。文政副主任鼓励我省再接再厉,继续创新,在领导干部考核、表彰奖励先进、约束党员干部、扩大宣传影响、推进陈案处置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取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做出全国表率。



2018-05-02
金融监管报告: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来自三大根源

4月12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在京召开“监管框架调整的系统性风险逻辑——暨《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8》发布会”。报告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的根源,并就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等提出建议和意见。

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来,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处在一个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阶段,宏观经济风险与金融体系风险同时处在一个持续累积的阶段。总体上说,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根源:

一是来自于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性或结构性变化对金融体系产生的系统性冲击。金融风险一直存在,只是由于过去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态势掩盖和对冲了部分金融风险,目前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同时结构性调整显著,金融风险逐步或加速显现,尤其是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效应开始日益显著。

二是来自于金融体系内部的自身演化和逐步累积的风险。过去十余年,在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强化的状况下,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愈加紧密且日益复杂,涉及的金融机构数量愈加庞大,金融风险在我国金融体系内部的不同机构、不同市场、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染、关联甚至共振,甚至存在内部金融风险和外部金融风险相互反馈的情况,导致金融风险的急剧放大和扩散,即不断出现跨越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空间传染机制。

第三个根源主要为我国经济金融体系之外的外部风险溢出。在很大程度上,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和国际金融市场相互关联成为一个相互反馈的有机体系,在一体化的进程中,金融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合理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影响,在客观上增加了我国金融市场遭受外部冲击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受到外部政策变化的溢出效应显著上升。

报告指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需要全局统筹、虚实结合、重点把控、内外兼顾。

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报告也开出具体“药方”,例如建立健全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对重要的金融行业、金融市场和金融要素形成全面、实时和动态的跟踪深化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实现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换,金融监管亟待进一步法制化,在更高层面进行金融监管协调统筹;实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双支柱政策框架,继续实施稳健中性、适度趋紧的货币政策,以逆周期资本、动态拨备等工具,降低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实现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的有效统筹;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重点强化对跨行业、跨市场、高关联的金融业务监管,重点关注大型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业态潜在的“大而不倒”效应或系统性重要性问题等。

(来源:证券时报)


2018-04-13
银保会正式挂牌,金融监管新格局落定!


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刘鹤揭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为历史。

今年“两会”后,经济金融行业最关注的一件大事之一莫过于“一行三会”改革为“一委一行两会”的新监管格局。其中国务院金稳委抓总统筹协调金融改革发展,银保监会统一监管银行业和保险业。同时,通过将过去银、保监会拟订各自行业法律法规和审慎监管基本的职责划入央行,使央行宏观统揽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认加强。由此,中国金融监管开启了一段新的时代。

在笔者看来,国内金融业经历了由单一到争鸣齐放,再到混业兼并的发展路程,而金融监管也需要一路跟进,不断改革调整,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而这些市场和监管的变动背后本质都是经济基本面的波动。

变动的根源

改革开放之后,各类细分金融行业机构百花齐发,一时间各保险、银行、信托、投资企业纷纷冒出。而就在最近几年,这些分属各地市、各企业的金融实体又开始走向合并。行业并购、“全牌照”的混业经营大行其道。分分合合的背后其本质是实体经济带来的生产力增加和盈利模式的变化,导致了金融经营主体们不断调整身姿跟随市场潮流。

改革开放头三十多年,体制和市场改革将被压抑的生产力和生产要素极大释放。实体经济自身两位数的增长,而资本更可以从实体扩张和高波动中获得超额收益。实体蛋糕太大,金融的嘴太小,使得新生而发育不足的金融业必须奋蹄追赶,分化数量和类别,满足各地、各行业的不同金融需求。更简单说,市场够大、增速够快,能占到任何一个细分市场就能大大发展。阳光雨露充足,开枝散叶是自然选择。

而进入新常态后的中国,生产效率已经接近当前技术平台的上限。在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经济增长速度都大大放缓。同时,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减速的10年中,增发的天量货币供应依旧高悬于顶。随着经济整体减速,全社会投资能获得的平均确定回报就大大减少了。当下,一般投资者的资金成本从5%-20%不等,再加上运营支出和人员报酬,一般要获得至少超过15-20%的平均收益才能保证在一定投资期内回报为正。但是整体GDP的增长只有6.8%,再扣除2-3%的通胀率。这意味着,整个社会中只有个别结构性机会能提供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率。

低增长和低波动背景下,持续性回报可遇不可求。但全国众多的公募、私募、以及其他不可计数的影子投资机构们却必须每天开张。于是资本们的当下唯一合理的策略只有两个:一是短期抓住某些结构性机会,加杠杆快进快出,谋求最大风险收益,如利用某一地区房地产的上涨,某一次大宗商品的起飞,某一批白马题材的再估值,某一次独角兽的回归,某一波技术的炒作……可以一次获得数倍的回报。而此一单的高收益平摊到未来两三年的报表中,收益曲线靓丽喜人。其二就是长期通过混业经营,不断做大体量。金融业马太效应明显,自身体量越大,能使用的杠杆也就越高;此外还可以进入产业链的全环节,尽可能多的把上下游所有利润都收归自己囊中。

过去这只是一些激进投资机构选择,而现在体量更加庞大的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以及起家于实体经济的产业集团也在进入这个游戏。他们同样在追求着市场上相对有限的回报。通过成为大而不倒、通过绕开监管的各种腾挪技巧,也要从市场中也分得一杯羹。一边是200多万亿的银行保险资产,一边是60万亿的GDP,“鲸鱼”在浴缸中无论如何小心觅食,搅动起的风浪都不可小觑。

监管面临的局面

中国现有金融监管,属于行业监管和行为监管,重点在某个金融机构、某个市场和某一产品不要出现违规违法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微观审慎分业监管框架。监管多头,中间必有缝隙,难免存在分业间的盲点和摩擦,且在上述经济大背景下局限性日益显现。

首先,问题的根子还在实体经济减速。金融只是实体的催化剂,实体部门在奋力举债时,金融监管只能尽力按住银行、信托等机构的推手。中国经济的冷热总是先由实体再向金融部门,由基层向国家层面传导放大。预算硬约束在GDP起飞时代固然掣肘,但当经济开始下滑、债务雪球次第滚动起来的时候,没有了它也便如拆掉了刹车。摊子益大而筹资乏术的地方政府需要土地财政和地方产业,效率低下而意义仍多的国有企业需要银行续命。大家拿出自己手中尚有分量的土地储备、矿产资源、特殊产能等做秤砣,奋力压起高高的信贷杠杆。任凭银行、保险内部约束再硬,怎奈实体源头失去了规则,信贷风险依旧。因此,金融监管本身甚至也不能再单纯在金融体系内思考解决方案。

其二,金融系统中各关联方随着市场发展,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而监管机构之间自成体系,协调不足,加之职责各异,面对混业经营,分业监管会面临失调。市场中机构纷纷跨界参股、相互持股追求“全牌照”优势。跨市场与行业的监管要求立现。如,大型金融控股公司交叉持股结构十分复杂,规模大且跨国经营,使其内部结构和经营业务复杂度很高。分业监管模式很难对其有效监督。金控公司可以建立一种经营阻力、成本最小的组织模式,尽量绕开不同监管。又如银保产品、资产证券化业务,都涉及到几个部门的监管协调。此前,基金子公司作为实际不受监管的类信托公司大举兴起,以及涉及多业界的“非标”业务汹涌出现,都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其他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等,也纷纷学会在监管缝隙中寻找机会。加上杠杆搞“三套利”蔚然成风。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充分表明了监管真空不可小觑。

其三,整体的周期因素矛盾,也使金融微观监管与央行宏观货币政策之间就会出现冲突,造成政策传导问题,从而导致货币政策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央行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币值稳定。因此需要进行逆周期调控,做好宏观审慎。相反,三会微观监管具有顺周期的特点。经济上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效益好、风险低,因而监管就会相对宽松。但此时为抑制通货膨胀,央行通常会逐渐收紧货币政策,使得银行成本提高、信贷收缩。而经济下行时期,央行要扩张货币政策,促增长、保就业。而此时“三会”则会因经济低迷、信贷风险大,将收紧管控。但这会使央行货币政策传导受阻,不利于整体经济复苏。

在下行时期,市场本能的高杠杆和机会主义使得引入宏观审慎尤其紧迫。这也是央行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数次改革中,定位越来越高,牵头作用不断加强的原因。

未来的挑战

金融防泡沫、降杠杆,背景是我们面临历史性的变局。监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及时调整改革,提升监管效率势在必行。然而监管模式的长期转变现在才刚刚起步,未来依旧有诸多挑战需要我们谨慎应对。

首先,顶层设计上金融监管独立性或可进一步加强。因为在地方,虽然现有金融监管是垂直管理,但其地方分支在实际履职中还会常受地方政府影响。各地政府、金融办与“一行两会”派出机构的配合尚不完善。各地分支银行等机构,需要响应地方政府要求支持当地发展,而中央金融监管机构,为防范区域潜在风险,则对地方信贷等进行限制。中央金融监管机构与地方政府的立场有时不好协调,监管有效性或许将打折扣。

其次,近年来创新型小微、互联网、类金融机构大量涌现。新产品层出不穷,跨市场、行业、地域的交叉性越来越大。所用金融工具复杂性日益提高。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也带来了更多新情况:P2P借贷、互联网理财、股权众筹、网络现金贷等花样翻新。市场极速生长,而监管依旧归属不明,政策法规不清,导致监管不及时不到位。如,地方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归口各地金融办、中小企业局、工信部门等,其全国性政策由央行和原银监会制定;典当行由商务部门监管;非融资性担保、投资公司、网贷公司等监管还存在模糊地带。针对这些问题,此次改革还有待给出更多针对性方案。

第三,法律法规的及时制定与完善应提到更为重要的地位。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行为和眼花缭乱的产品服务。在监管和责权主体尚不能明确时,先建立起法律法规体系,有助于减少监管真空和套利。使随后的履职主体也可以迅速进入角色、依法监管。

其四,除了金融系统内部的宏观、微观审慎相结合。金融监管更需要走向大宏观,协助实体经济和地方发展建立起以预算硬约束为特征的金融意识和政策法规制度。中国经济需要走出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循环。做过一个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经济的荣衰周期与财政金融专业干部的下派和财金权力的上收高度吻合:每到GDP增长减速,广义地方债务发而难收,地方收支出现问题的历史阶段,财政、金融口专业干部下派地方政府,接任党政综合管理类工作的数量就会大大增加。他们前往经济活动一线,审查财经支出、摸清信贷台账、严肃财金纪律、控制潜在风险。通过行政命令和人事规则,上收业务权力,约束地方行为,是为“风控立在党建上”。长期看,这样处置虽然直接、有力,但往往有滞后性。出了问题再下猛药,终究不如从根源上建立起现代金融制度,形成长期、科学约束。

总之,中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走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金融体量大大超过实体是必经之路。金融也必将由实体经济的“出纳、财会”部门成为财富创造的主体部门。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的发展思路,也应转化为无实体不稳、无科技不强、无金融不富。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大金融,以及大金融的监管的重要性需要有再认识。

(来源: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4-12
交易场所2018年一季度上新盘点


掐指一算,2018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一!年初定下的目标现在完成得怎么样了?

2017年年初开展的交易场所清整工作还未落下帷幕,而在近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组织召开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后续工作会议。会议给未来的市场监管定下了基调。

清整大环境下,2018年一季度交易场所的这些“新意”不容错过。


工商总局核准59家交易市场名称


2018年一季度共59家各类交易场所(不含二手车、房产等交易)向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提交公司注册申请,其中,1月37家,2月5家,3月17家。


交易平台上新


艺库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球艺术品数字资产交易平台“艺库网”于2018年1月3日正式上线。

盐交易中心1月5日,从四川省自贡市商务局获悉,自贡将与天府商品交易所联合建立全国首家盐交易中心,预计4月挂牌。据悉,自贡盐交易中心主要交易品种包括井盐、海盐、湖盐在内的食盐、工业盐、盐化工产品等。

攀枝花花果交易中心年初消息,盐边县政府与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初步确定在盐边县建设优质冬季花卉示范种植基地,并在基地建立斗南——攀枝花花果交易中心。

华南总部生猪交易平台1月5日消息,华南总部生猪交易平台已经启动,现场与韶关33家商户签订预购2018年150万头生猪,交易额达31亿元。  

全国数字出版物交易平台1月6日全国数字出版物交易平台于浙江绍兴启动。

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1月9日,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上线运营启动

周口最大猪肉类交易场所1月15日,周口最大猪肉类交易场所在黄淮农产品大市场开始营业。

黑龙江大豆交易中心1月17日,黑龙江大豆交易中心(筹)揭牌仪式在海伦市举行。

国际商品交易中心1月20日,华梦集团年会宣布“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正式落地。

华融中关村不良资产交易中心2月1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华融中关村不良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揭牌开业。

铁皮石斛交易中心3月3日,天津蓝宝石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铁皮石斛交易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技术交易中心3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技术交易中心的成立。

世界商品交易中心(ClC)3月21日,卓尔集团宣布,公司将与新加坡交易所等机构开展合作,联合打造世界商品交易中心(ClC)。

亚欧大数据交易中心3月28日,从市经信委(大数据发展局)了解到,乌鲁木齐正在申请建设亚欧大数据交易中心。

小龙虾交易中心3月30日消息,中国供销集团公司拟在荆投资,打造小龙虾交易中心。


交易模式上新、升级


天府商品交易所2月6日,由天府商品交易所推出的天府玉米交易网的玉米商品正式上市交易,这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玉米基差交易平台。

中京商品交易市场中京商品交易市场交易系统已于2018年2月7日升级完成,已能够提供正常服务。邮币卡类商品已转入商城,各交易商可在商城中进行邮币卡类商品的购销或提货。

郑州肉类商品交易所郑州肉类商品交易所2月26日发布公告称,郑州肉类商品交易所交易系统即将上线。

福建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2018年2月26日福建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称,交易所拟与专业技术团队合作推出电子商城。现向广大会员发出征求意见,希望广大会员能够对商城的建设提出宝贵的建议。建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商城版块、内容、交易细节等各方面的意见。

中大商品交易中心交易中心已于3月5日在官网发布现货商品挂牌交易规则,3月6日交易中心将于近期推出线上商城服务。

蒙顶山茶叶交易所2018年3月7日蒙顶山茶叶交易所发布关于升级交易系统的通知,交易所拟定于2018年4月2日进行系统升级,升级完成后届时实现:全款全货(即100%货款)、买入或卖出商品实施T+5交易模式。

渤海商品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于3月9日开展线上“实货挂价交易”和“基差点价交易”。


交易场所品种上新


绿金商品(辽宁)中药材资源贸易中心三七即期与茯苓即期合约于2018年1月16日起重新上市,允许订立新合同。石斛周现货新合于2月1日起上市交易。

钛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新品种扁丝TC4806(品种代码BSTC4806)、钛丝GR48062月1日上市。

贵州遵义指南针商品交易市场:3月14日发布关于湄潭翠芽、杜仲、方竹笋、酱香型白酒、虾子辣椒(草莓型)、正安白茶、虾子辣椒(条型)上市。

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3月15日起上市交易下列品种:聚丙烯PP1809、聚乙烯LL1809、ABS树脂ABS1809。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中国原油期货3月26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这是我国首个国际化商品期货品种。

(来源:交易中国)


2018-04-12
中财委第一次会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4月2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研究审定《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规则》。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精准脱贫攻坚战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只能打赢打好。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韩正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会议。

会议分别听取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的汇报,国务院扶贫办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的汇报,生态环境部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的汇报。

会议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抓住主要矛盾。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要稳定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改革发展中解决问题。要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把握好出台政策的节奏和力度。要分类施策,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市场金融风险情况,采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办法。要集中力量,优先处理可能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问题。要强化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组织保障,发挥好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重要作用。要抓紧协调建立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会议强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咬定总攻目标,严格坚持现行扶贫标准,不能擅自拔高标准,也不能降低标准。要整合创新扶持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精准施策,有效帮扶特殊贫困群体。产业扶贫要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易地搬迁扶贫要着力加强产业配套和就业安置。就业扶贫要解决劳务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教育扶贫要突出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健康扶贫要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要形成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良好导向。要完善督战机制,压实责任,改进考核监督,整顿脱贫攻坚作风,加强一线力量,做好风险防范。

会议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明确目标任务,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确保3年时间明显见效。要细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举措,尊重规律,坚持底线思维。各级党委、各部门党组(党委)要把污染防治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层层抓落实,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群防群治。要坚持源头防治,调整“四个结构”,做到“四减四增”。一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二是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三是要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四是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要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体现差别化,体现奖优罚劣,避免影响群众生活。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规则》,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好经济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来源:新华社)


2018-04-12
部际联席会议组织召开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后续工作会议

2018年3月20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在北京组织召开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后续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工作所作的批示,通报了“回头看”工作开展情况,明确下一步清理整顿工作目标和要求。会议对推动做好“回头看”后续工作、切实巩固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工作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目标,牢牢把握清理整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一是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防交易场所乱象卷土重来。谨防交易场所假借政府信用,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非法证券期货等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提供便利甚至背书增信,损害社会公众利益;二是稳妥处置遗留问题。要保持全国政策统一,对已关停交易场所,要妥善转移或清退客户,依法打击犯罪,落实维稳责任,逐步压缩化解风险;三是严格控制交易场所数量,要积极推动交易场所按类别有序整合,严格交易场所审批设立,交易场所整合工作完成前不得批设新的交易场所;四是要切实加强交易场所监管,抓紧制定完善监管规则,明确监管职责,加强监管力量,严守交易场所监管底线;五是推动各类交易场所规范发展,引导支持交易模式合规、产业支撑足够的交易场所发展壮大,逐步形成“品牌”效应,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坚决打击违法违规交易,彻底扭转“劣币驱逐良币”的被动局面。

  会议强调,各地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工作的领导,保持常态化的交易场所清理整顿联席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交易场所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完善沟通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完善信访投诉举报处理机制。省级人民政府作为清理整顿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强化地方金融办(局)的清理整顿牵头职责,压实交易场所自律责任。各地证监局要积极支持配合清理整顿工作。各方要明责尽责,狠抓落实,认真做好清理整顿“回头看”后续各项工作,逐步推动各类交易场所走上规范发展道路。

(来源:搜狐财经)



2018-04-12
国内企业入股金融机构将正式被纳入监管

不管是大型实体企业,还是百度、蚂蚁金服、腾讯、京东,在“凡是做金融,均需持牌经营”的整体基调下,将迎来正式监管。3月28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获审议通过。会议强调,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要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监管短板,明确企业投资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强化股东资质、股权结构、投资资金、公司治理和关联交易监管,加强实业与金融业的风险隔离,防范风险跨机构、跨业态传递。这意味着,企业入股金融机构正式被纳入监管。3月25日,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表示,要抓紧出台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指导意见、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等审慎监管基本制度。

(来源:金融监管研究院)


2018-04-12
江西省金融办召开全省防范金融风险调研方案座谈会

3月28日下午,全省防范金融风险调研方案研讨会议在南昌召开。会议传达了习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批示及省委领导对贯彻习总书记批示的指示安排,并就《全省防范金融风险调研方案(建议稿)》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对调研工作形成统一的认识。   

会议认为此次调研具有高度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求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协同,组织力量加快推进,高标准完成调研任务。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许忠华、骆小林,人行南昌中支副行长陈锋,江西银监局副局长李青川,江西证监局副局长周军,江西保监局副局长叶慧霖,省供销社副主任杨晓琴,各相关单位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来源:江西金融)



2018-04-12
刘鹤在金融管理部门调研时强调 增强四个意识 切实做好当前金融工作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3月27日在金融管理部门调研时强调,金融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做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在分别听取人民银行、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汇报后,刘鹤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工作高度重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困难挑战,金融系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

刘鹤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促进金融稳定健康发展。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要平稳有序推进机构改革工作,加快银行保险监管职责调整,增强综合监管能力。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要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按照市场化方向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中央已经明确的改革开放举措,要抓紧落实到位。

刘鹤强调,要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做好金融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金融系统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倡讲短话、开短会、写短文,提升专业能力,提高办事效率,真抓实干,努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

(来源:经济日报)


2018-03-30
江西省公布第二批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黑名单”,多家企业被点名!

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按照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的工作部署,现就江西省第二批涉嫌违反国发〔2011〕38号、国办发〔2012〕37号文件规定企业名单(附后)予以公布,具体名单为:

第二批黑名单

上饶市赣通商品贸易有限公司

江西省共铜贸易有限公司

宜春市鑫合晟商品购销有限公司

南昌世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南昌市美高投资有限公司(昌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江西赣鄂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江西省华中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江西邦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江西禄远科技有限公司

上饶市力佳财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新余市云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公告原文如下:



江西省第一批“黑名单”名录:


江西耀德商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乐平市鼎盛贵金属交易所有限公司
江西博能石化有限公司
抚州瑞银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
江西汇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江西泰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江西中环银业经营有限公司
江西省昆仑贵金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江西润茂投资有限公司
 


(关联阅读: 江西公布第一批验收通过交易场所白名单


(来源:江西金融)


2018-03-30
交易场所清理整顿3月大限将至,各省验收“白名单”仍难产



2017年年初启动的清理整顿“回头看”工作,已有一定成效。但是,至今仍有大部分省市没有完成验收工作,2018年3月又是一个时间节点,届时同类交易场所的整合工作将备受关注。


在清理整顿大环境下,监管“鞭子”落下的同时,交易场所开始谋求转型。不过,其转型方向依旧集中在外汇交易、外盘现货、国际期货等备受争议领域,此外,也包括一些与交易无关的行业,如直播、游戏、零售电商等。


  各类交易场所的转型和发展方向到底在哪里?在原有模式几乎被监管层全盘否定后,新的业务模式如何创新才能不触碰红线?2018年,延续清理整顿工作之外,现货行业亟待回归实体。实体是金融的根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


  2017年1月9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主持会议。第三轮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工作自此拉开。


  会议要求针对近一个时期部分交易场所违规行为死灰复燃、违法违规手法花样百出、问题和风险隐患依然较大等问题,部署开展一次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活动,用半年时间集中整治,解决交易场所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不过,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场外现货交易平台监管的法律法规。“回头看”依据的仍是第一轮清理整顿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


  2017年的清理整顿被认为是“史上最严”。清理和净化交易市场,正本清源,遏制投机之风。相比前两轮清理整顿,“回头看”有三个特点首次官方发布交易场所摸底数据,对全国各省市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和调研;首次提及各省市按类别分类整合;首次采用“白名单”“黑名单”制度。



黑白名单数据统计


经要素观察统计,2017年全国已经陆续对外公布的“黑名单”有1481家。云南省和湖南省是此次清理整顿的“重灾区”。云南省先后公布2批违规微盘名单,共计634家。仅次于云南省的是湖南省,共计360家入“黑名单”(包括:商品类19家、文化类7家、经营异常企业149家、省外具有风险的交易场所会员及服务机构184家、和后来爆出的华人产权交易中心)。相比于“黑名单”,“白名单”共有九个省份公布了数量,仅109家。




尽管2017年的“6·30”大限、“9·30”大限都已过去,当前交易场所清理整顿仍是进行时,2018年将上演续集。根据清整联办2017年3月17日下发的《关于做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前期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省级人民政府要推动交易场所按类别有序整合,原则上一个类别一家,于2018年3月前整合为一家交易场所。


不过,从目前公布的名单来看,多数省份的验收“白名单”难产,整合方案更未明确。业内人士分析,股权分配和业务转型是整合的主要难点。

(来源:要素观察)


2018-03-28
“红谷看金融”国际产融峰会在南昌举行


3月25日,第二届“红谷看金融”国际产融峰会在南昌红谷滩新区举办。峰会由江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办与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管理委员会和南昌市人民政府金融办承办。


本次峰会紧扣“新时代、新金融、新征程”主题开展,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上午的主论坛,汇集了各界权威专家智慧;第二部分为下午举行的两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创新发展、银企互联”和“产融对话、资本助力”,为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来自江西省金融监管机构和全省各大金融机构主要领导、金融系统专家、高校学者、省市部分集团企业负责人,省直、市直相关部门和兄弟城市金融办负责人共5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江西省近年来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金融总量不断壮大、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并进。”江西省金融办副主任许忠华在致辞中指出,希望南昌市和红谷滩新区把握发展大势,抢抓政策机遇,密切交流合作,做好四个“聚焦”,即聚焦做大金融总量、做优融资结构、做强金融科技和打造品牌效益,把红谷滩金融商贸区打造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助力转型新样板。

红谷滩新区管委会主任毛顺茂在推介中说道,经过近6年的建设,红谷滩金融商务区通过区域、产业、政策和资源的四大聚焦,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金融中心”。2017年,新引进和新成立各类新金融、类金融机构220家,金融机构总数达到770家。

目前,红谷滩新区聚集了全省80%的省级金融机构,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业为主体,科技金融、基金、融资担保等新兴金融业为补充,全方位金融发展的新格局。下一步,“努力把红谷滩金融商务区打造成为‘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区域性金融中心。”

在当日上午举行的主论坛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发表了“新时代•新金融•新科技”主题演讲,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就“打造高质量的金融商务区”进行了主题分享……四位专家学者为江西的发展建言献策,给大家带来了一场金融饕餮盛宴。

而在下午的分论坛期间,江西银行、北京银行等金融机构就广大企业所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精彩的对话,深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解读当前信贷政策。博雅生物、舒美特药业等企业开展了融资路演,点评专家对项目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针对性意见与建议。

此外,在本次峰会中,红谷滩新区管委会与中国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江西省文旅产业基金等六家入驻单位进行了现场集中签约。江西银行与江中制药集团、北京银行与南昌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等10余项银企合作项目也进行了现场签约。


(来源:江西金融)


2018-03-28
“一委一行两会”新金融监管框架成形

根据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简称方案),国务院拟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

方案提出,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这一整合将打破存在15年之久的“一行三会”格局,金融监管进入新时代。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改革方案体现出党中央的深思熟虑,考虑周全。银监会、保监会的职责整合有利于加强监管协调,有效弥补监管漏洞,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利于监管协同 弥补漏洞

根据方案,拟组建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

若方案审议通过,未来中国金融监管框架将形成“一委一行两会”: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2013年中国银监会成立后,我国金融监管正式形成由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实施分业监管的“一行三会”格局。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快速发展,机构综合化经营趋势明显,新金融业态层出不穷。同时,金融风险跨行业、跨市场的传染性逐步暴露,监管体制对业务模糊地带无法覆盖。统一和完善金融监管框架的呼声渐高。

受访专家表示,这次整合将是推进金融业监管协同的第一步,方向上转向以市场监管为主,将有效避免监管漏洞和监管重叠。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保险业的监管整合会形成市场统一的监管模式,有效弥补监管漏洞。“过去实行分业监管,市场存在监管空白,比如大资管、同业、非标等业务领域。”他认为,这次整合主要强调监管机构的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两者之间有机结合,分业监管在中国仍然有效。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表示,银行与保险在监管理念、规则、工具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对监管资源和监管专业能力也有相近的要求。“在我国金融监管资源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尤其是地方层面保险监管人才匮乏,统一监管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集中整合监管资源,充分发挥监管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徐忠说。

在中国金融业版图中,大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主要也集中于银行和保险领域。截至今年1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247.95万亿元。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银行保险监管资源整合有助于加强这两个领域的管理。未来在制定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控标准时,可以更好地协调统一,有助于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

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

方案中还将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徐忠说,分离监管规制与执行、由人民银行负责金融业重大监管政策的制定,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有利于确保发展与监管职能的切实分离;二是有利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以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万能险为例,其资金链条可能横跨银、证、保多个行业,从单个监管部门的角度看,都监管合规、风险可控,但从全局看其风险隐患可能已威胁金融系统稳定。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说,这体现出“双峰监管”的特点。未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只负责执行,如微观审慎管理、市场监管、投资者保护等。凡是涉及宏观决策、宏观审慎和重要经济参数的调整,都由宏观管理部门——央行来管理。

其实上述职责的划转,也凸显出改革强调监管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市场监管。杨成长说,原来“三会”既负担监管职能,也兼有其他行业发展规划等功能。方案将有关市场调控、发展规划等职责划到央行,使得宏观审慎管理、金融调控、市场监管这三大功能的划分更加清楚。

方案提出,逐步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受访专家看来,方案的设计初衷和落脚点,正是着眼于这个目的,建立符合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实际的金融监管框架。


2018-03-21
多家交易所宣布新模式即将上线!

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目前已经步入尾声,春天到了,近期,现货市场也开始有了回暖迹象,多家交易所宣布新模式即将上线!

1、郑州肉类商品交易所

2月26日郑州肉类商品交易所官网称:郑州肉类商品交易所交易系统即将上线!


2、中大商品交易中心

2018年2月26日中大商品交易中心发布开盘延迟公告,原定2月27日开盘交易,现更改为3月9日开盘交易。交易中心已于3月5日在官网发布现货商品挂牌交易规则,3月6日交易中心将于近期推出线上商城服务。


3、福建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

2018年2月26日福建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称,交易所拟与专业技术团队合作推出电子商城。现向广大会员发出征求意见,希望广大会员能够对商城的建设提出宝贵的建议。建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商城版块、内容、交易细节等各方面的意见。


4、渤海商品交易所

渤海商品交易所定于2018年3月9日开展线上“实货挂价交易”和“基差点价交易”(系统试运行)。


5、蒙顶山茶叶交易所

2018年3月7日蒙顶山茶叶交易所发布关于升级交易系统的通知,交易所拟定于2018年4月2日进行系统升级,升级完成后届时实现:全款全货(即100%货款)、买入或卖出商品实施T+5交易模式。


(来源:市商网)



2018-03-14
农工党中央提案:完善非法集资监管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

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农工党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一份题为《关于建立健全非法集资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提案。

  《建议》指出,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频发,严重扰乱了我国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非法集资监管难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非法集资绝大部分是普通自然人或者有其他经营范围的普通公司,并不受金融监督机构的监管。二是民间借贷在发生纠纷和造成损失之前,表面上只是借贷双方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和合同关系,存在非公开性和隐蔽性,难以及时有效监管。三是监管制度不完善。由于部门规章不能设立行政许可与处罚,且仍采用无条件备案制,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对多元跨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业务仍然采用机构监管、分业监管,并主要由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机构施行监管。”

为此,农工党中央在上述《建议》中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尽快出台《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提供法律制度保障。《条例》中应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市场准入机制变备案制为注册登记制,提高机构从业门槛。二是实施分类监管,即对合规类、整改类和取缔类机构实施对应的监管措施。三是提高处罚力度和赔偿范围,如以机构注册资金或经营款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处罚标准,避免非法集资数额难以确定的瓶颈问题。

  二、完善非法集资的监管机制。一是在“三会”之上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即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金监会),对金融进行统一监管,包括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管。金监会可以针对金融监管真空或重叠采取相应措施,划分各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范围,协调各监管机构的利益冲突以及划分监管归属等。二是督促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切实防控本行业领域非法集资风险,要管规则、管准入、管行为、管指导,行业主(监)管部门要管合法机构、合法业务,对于非法机构、非法业务也要注重分工配合,实现“穿透式”监管,消除监管真空。着重强化对投资理财等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对融资类广告的管理,推动加快出台金融类广告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明确金融机构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融资类广告,力争从源头上铲除非法集资土壤。三是加强和充实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力量,赋予其行政执法权,更好地发挥监管、防控地方金融风险的作用。四是对于在监管过程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要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三、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办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犯罪案件时,要严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准确定罪量刑,突出刑罚的经济制裁功能,剥夺犯罪分子的再犯能力。办理非法集资案件,必须克服就案办案的单纯思想。在办案中要提高政治敏感性,要准确认定此类案件的特殊性和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既要对犯罪行为严历打击,又要充分考虑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办理案件的每个环节和阶段,要把挽回经济损失作为执法的一项重要标准,用有效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来平息不安定因素,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司法机关、相关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协作机制。司法机关在立案侦查、批捕、起诉、审判执行各环节要相互沟通,在犯罪事实和犯罪性质的认定上达成共识。

  四、建立被害人利益保障机制和涉案财产托管机制,妥善做好案件风险处置工作。赃款赃物的追缴和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弥补是处理此类案件的重点,必须对此做出风险评估,制定最佳的应对方案和措施。继续做好重大案件的处置工作,案件主办地政府应履行好主体责任,协调督促各地进一步发挥好配合作用,妥善做好案件审判、资产处置、资金清退等各项工作,稳妥有序化解风险。应实施重点案件和重大风险台账式管理,制定处置方案和应急预案,稳妥推进重大风险、重大案件的处置进程,以加快存量案件风险的有效化解。

(来源:澎湃新闻)


2018-03-02
陕西监管局深入做好清理整顿交易场所各项工作

近日,陕西监管局认真学习贯彻刘士余同志在证监会系统2018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主动作为,加强协作,全力配合地方政府持续、深入做好清理整顿交易场所各项工作。

一是完善、宣传制度规则,营造规范经营良好环境。在前期协助地方政府制定《陕西省交易场所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协助政府向辖区主流媒体提供素材,发表了“交易场所监督管理办法实施陕西省交易场所进入统一监管时代”等文章,宣传清理整顿交易场所相关政策法规,夯实辖区交易场所监管长效机制,为交易场所规范经营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严促整改,支持地方政府妥善处置遗留问题。随着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工作进入后期阶段,交易场所遗留问题善后处理成为工作重点。陕西局积极参加政府组织召开的相关风险处置会议,并坚持会前充分准备、会中重点发言、会后具体指导,主动提供专业支持,为政府妥善处置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防止死灰复燃,切实履行督导责任。针对近期个别地区有申请批设交易场所的情况,陕西局及时建议省政府严格落实“总量控制、合理布局、审慎审批”的审批原则,强调交易场所的设立应与当地的监管能力及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确保国发〔2011〕38号、国办发〔2012〕37号文件有效执行。“回头看”工作以来,辖区没有新增交易场所。

下一步,陕西局将全面落实证监会部署和要求,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持续督导、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相关工作,巩固清理整顿“回头看”工作成果,切实维护辖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来源:陕西金融)


2018-03-02
【风险警示】江西省金融办在中国江西网开通非法集资防骗专栏

非法集资是一种金融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破坏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近年来,非法集资手法不断翻新升级,形式更加隐蔽,网络化趋势更加明显,欺骗诱导性更强,且活跃于消费预充值、消费返现、投资理财、养老服务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为帮助群众辨别非法集资,避开非法集资陷阱,省政府金融办特在中国江西网(大江网)开通专栏,向各位网友介绍防骗宝典。请广大网友务必擦亮双眼,谨防上当受骗。一旦不慎参与非法集资,请及时报案,防止损失扩大。

(来源:江西金融)

2018-02-26
江西省金融工作座谈会召开

新春快乐



2018年2月8日,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在南昌召开。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毛伟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毛伟明从贯彻落实全省“两会”精神的战略站位,充分肯定了去年全省金融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明确提出了今年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着重强调要狠抓高质量发展,增强江西金融竞争能力;狠抓服务实体,增强金融对经济民生支撑能力;狠抓深化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创新能力;狠抓风险防控,增强金融稳健运行能力;狠抓制度机制完善,增强金融建设保障能力。

会议强调,今年省政府将就推动金融改革发展、加大企业上市及直接融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等重点领域开展督查,以督查促落实。面对繁重的任务和创新的挑战,各地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金融工作部门机构和队伍建设,配备充实懂业务、精研究、善创新的人员,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必要的人力人才保障,协同努力推动全省金融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等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人行南昌中心支行等“一行三局”主要负责同志,部分驻赣金融机构及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江西金融)

2018-02-09
央行主管媒体:今后三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时段


中国央行主管的财经媒体《金融时报》周六发表评论文章称,今后3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时段,通过1至3年的阶段性任务分解或治理乱象计划,最终实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目标。

这一观点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表态遥相呼应。刘鹤当时表示,中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针对影子银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突出问题,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经济体系良性循环水平上升。

《金融时报》文章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大风险,包括由金融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房地产泡沫化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构成的综合性风险。

文章认为金融风险与实体经济活动密切联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如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在满足居民住房需要、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的同时,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使得城镇土地和房屋日益具有金融投资品属性,越来越多的群体将房地产当作金融产品从事投资投机,许多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呈现泡沫化倾向,从而潜藏着程度不同的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与财税改革滞后及其他产业政策不协调也密切相关,如此前地方政府通过大力推行土地财政获得过高比重的财税收入,并以此支撑地方经济高速增长,在中央实施严格调控房地产政策致使地方土地财政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各地又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等名义变相举债,致使一些地方债务风险持续扩大。

传统金融机构在监管留有漏洞、内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随时都会出现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如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从高管到各级别、多部门责任人串通一气,采取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以掩盖不良贷款,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

在当今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化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新金融迅速发展,在快速、方便、廉价地满足一部分小微企业、小白领客户、双创客户的融资需求的同时,也滋生了网络贷款(P2P)、现金贷、比特币、代币发行(ICO)等细分行业的金融乱象或欺诈行为,给广大网络金融消费者带来损失。对此,国家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

该文章称,当前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不是近期才出现的,而是长期存在的,金融风险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伴随着市场经济发育、形成和完善的全过程。因此,防范金融风险要警钟长鸣,要列入监管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的日常议事日程。今后3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时段,通过1至3年的阶段性任务分解或治理乱象计划,最终实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目标。

文章最后表示,金融决策与监管部门、各类金融机构为落实中央战略部署、重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应当尽快制定出全面系统的、科学可行的行动方案。

进入新年以来,金融监管进一步加码。银监会官网周六发公告称,银监会统筹协调相关银监局依法查处了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件,对涉及该案的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罚没2.95亿元。

这是银监会近期对外发布的第三张大额罚单,此前银监会已经向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和广发银行违规担保案件分别开出4.62亿元和7.2亿元的天价罚单。

以下为《金融时报》评论文章全文:

刚刚进入2018年,银监会就打出一记重拳,严肃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以雷霆之势开启新一年“治乱象”、“严监管”、“防风险”行动。通过监管检查和内部核查发现,该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该分行不良贷款。银监会指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四川银监局依法对该分行罚款4.62亿元,对相关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罚。

银监会的这一监管动作再次警示人们,新时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从监管部门到金融机构都要充分认识到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抓铁有痕的行动,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按照“木桶原理”,今后3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就是补齐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三个最突出的短板,是关系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关键。其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又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而这其中重点又是防控金融风险。金融系统应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极端重要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防控金融风险,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具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性,金融系统应当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开展防控金融风险的各项工作。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大风险,包括由金融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房地产泡沫化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构成的综合性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要在3年内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不能不说是时间十分紧迫、挑战十分严峻。因此,有关各方尤其是金融系统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一定要雷厉风行、披坚执锐、马上行动,在各条战线上打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一场又一场“治乱象”、“严监管”、“防风险”的胜利。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具有极其难料的艰巨性,金融系统应当有啃“硬骨头”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韧性,全力推进防控金融风险的各项工作。当前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不是近期才出现的,而是长期存在的,金融风险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伴随着市场经济发育、形成和完善的全过程。因此,防范金融风险要警钟长鸣,要列入监管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的日常议事日程。今后3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时段,通过1至3年的阶段性任务分解或治理乱象计划,最终实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目标。

与此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是一项复杂性工作。金融风险与实体经济活动密切联系,如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在满足居民住房需要、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的同时,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使得城镇土地和房屋日益具有金融投资品属性,越来越多的群体将房地产当作金融产品从事投资投机,许多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呈现泡沫化倾向,从而潜藏着程度不同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与财税改革滞后及其他产业政策不协调也密切相关,如此前地方政府通过大力推行土地财政获得过高比重的财税收入,并以此支撑地方经济高速增长,在中央实施严格调控房地产政策致使地方土地财政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各地又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等名义变相举债,致使一些地方债务风险持续扩大。传统金融机构在监管留有漏洞、内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随时都会出现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如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从高管到各级别、多部门责任人串通一气,采取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以掩盖不良贷款,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在当今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化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新金融迅速发展,在快速、方便、廉价地满足一部分小微企业、小白领客户、双创客户的融资需求的同时,也滋生了网络贷款(P2P)、现金贷、比特币、代币发行(ICO)等细分行业的金融乱象或欺诈行为,给广大网络金融消费者带来损失。对此,国家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这表明,金融风险会借助于技术进步、互联网渠道等发生演变。金融风险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因此,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常变常新、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到位,行动自觉。既然我们已充分认识到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那么金融系统就应当以更加自觉的历史担当、雷厉风行的治理行动和攻坚克难的顽强斗志,奋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防控金融风险,就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既要防止“黑天鹅”事件,又要防止“灰犀牛”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央对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已作出了战略部署、发出了总动员令,现在金融决策与监管部门、各类金融机构为落实中央战略部署、重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应当尽快制定出全面系统的、科学可行的行动方案,要以决战到底、不胜不还的英勇气概,彻底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促进金融和经济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金融时报)


2018-01-29
江西省金融办系统工作务虚会召开

日前,省政府金融办在上饶市召开省市金融办系统工作务虚会,研究谋划2018年全省金融办系统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安排。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许忠华、骆小林,各处室、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各设区市金融办(局)及赣江新区财政金融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回顾总结了2017年省市金融办主要工作亮点,就《2018年全省金融工作要点》征集了各方意见建议。与会人员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加强党对金融工作领导以及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强化地方金融监管职责进行了深入沟通与探讨。

骆小林同志指出,2018年要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狠抓企业上市工作。2017年新增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成绩来之不易,更难能可贵。要把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置于同等地位,同步努力和推进,突出抓调度,注重加强信息沟通跟进;突出抓重点,注重发掘开发区企业主阵地资源;突出抓宣传,注重发挥各类平台作用,确保完成今年8家上市任务。二是狠抓互联网金融清理整顿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严格按政策办事,严格按照出台方案操作,监管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三是狠抓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要坚持加大宣传教育、加强监测预警、落实案件处置“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落实省市县三级联动,在加强省市监管力量基础上,充分调动县级政府积极性,进一步配齐配强各级处非力量,总之要动真刀真枪,围绕高目标,争先进,保稳定,少案件。


许忠华同志对2017年各地金融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一一点评了各设区市金融工作的突出亮点,着重针对各地提出的加强金融办系统建设、加强金融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加快推进省级金融机构服务下沉、加强对金融稳定工作指导、加强市县金融办干部培训等五方面建议进行了回应。他指出,要准确把握当前形势,防控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是今后一段时期地方金融管理工作的主旋律。金融办作为地方政府统筹管理金融工作的职能部门,面临的任务将更多、压力将更大、责任将更重,由过去促发展为主,转向促发展与保稳定并重,既要一手抓发展,又要一手保稳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承担起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责任。尽管地方金融管理的压力增加,但做好今后的监管工作,至少面临以下几个有利因素:一是中央明确了地方金融监管事权,2014年国务院的《关于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的意见》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进一步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将“7+4”类地方机构监管事权下方给了地方,并要求由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二是地方金融监管力量得到加强,全省11个设区市都设了金融办,正处级7个,副处级4个;100个县(市、区)中有87个县(市、区)设了金融办,全省金融办系统编制总数591人。三是初步形成上下贯通、条块结合、运行有效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


他最后强调,要全力以赴做好2018年地方金融管理工作,一是强化信息沟通,建立健全省市金融办定期走访会谈机制等。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对照2018年全省金融工作要点和各设区市金融工作重点,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落实到位。比如持续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定向帮扶工作,深化融资担保体系改革,落实金融精准扶贫任务,推进赣州、吉安普惠金融试点,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三农”协调机制,推进金融服务下沉,规范金融商务区发展以及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等。三是强化组织保障,参照省里做法抓紧成立市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领导小组,抓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党建工作,抓好金融系统省“双千计划”落实,进一步补齐短板,做出亮点,切实履行好地方金融管理的各项职能。


会上,金信网银总经理李崇刚现场演示了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介绍大数据挖掘下的金融科技对非法集资的应用。


(来源:江西金融)




2018-01-24
2017年度江西金融10大亮点

2017年,江西金融实现“三个历史突破”,注定在我省金融改革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全省本外币各项新增贷款突破4000亿元,直接融资规模突破3000亿元,保费收入突破700亿元。近日,省政府金融办联合江西日报社共同评选出“2017年江西金融十大亮点”,以飨读者。


1
       
  全省金融工作会议胜利召开,出台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实施意见

9月26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过去五年金融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主要领导强调,要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优化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机制,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着力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省政府主要领导指出,要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以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抓手,以防控化解金融风险为保障,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1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四大任务。


2
  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功获批,江西金融产业逐步迈向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6月2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印发《江西省赣江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正式获批。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全国五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也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我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是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大举措,也是我省深化金融改革、推动江西金融产业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自试验区正式获批以来,省直各相关部门、赣江新区和全省金融系统以打造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目标,以高规划为引领、以抓项目为支撑、以优服务为保障,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各项任务,创出特色、取得实效、形成示范。10月印发《江西省“十三五”建设绿色金融体系规划》,11月出台《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12月通过《赣江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细则》,初步构建起绿色金融发展“四梁八柱”政策框架。全力打造“绿色金融示范街”,目前有17家商业银行、5家保险公司、4家网络小贷公司、8家交易平台等落户和准备落户新区。九江银行设立了绿色金融事业部,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准备在赣江新区设立绿色支行,人保财险在赣江新区设立了绿色保险创新实验室。赣江新区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达6家;新增96家企业在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挂牌展示的企业总数达117家。制定《江西赣江新区绿色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全面启动了赣江新区绿色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


3
  持续精准深入开展“百家银行进千企”政银企对接活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新成效 

为策应全省“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帮扶企业发展的本质要求,省政府金融办联合江西“一行三局”、省工信委等省直部门以及各设区市政府,连续两年深入开展“百家银行进千企”政银企对接活动,2017年累计举办11场“百家银行进千企”政银企现场对接会,成功对接融资项目2006个,授信总金额2954.5亿元。组织全省23家银行挂点联系104个工业园区,在各工业园区设立金融服务站,实现银行和园区双向全覆盖,为促进政银企三方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互利合作开创了良好局面。同时,研究出台一系列金融支持家禽业应对H7N9疫情的政策措施,协调金融机构为74县962户家禽企业发放贷款5.16亿元。印发《关于开展贷款中间环节收费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违规收费情况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累计检查机构510个,检查信贷业务25.9万笔,清理不合理收费856.1万元。落实帮扶困难企业“四项制度”,推动地方政府设立102支倒贷基金,基金规模达到79.4亿元,累计为11959家企业倒贷1023.3亿元。


4
  全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对标中央、省委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我省金融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制定出台《江西省金融扶贫工作规划》《江西省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实施细则》《江西省产业扶贫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草拟《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提请以省政府名义印发。以农商行、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等涉农机构为主力,将全省有扶贫任务的1532个乡镇进行分片包干,确保信贷支持与金融服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大力开发各类金融扶贫产品,在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搬迁扶贫、光伏发电扶贫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推动全省25个扶贫重点县设立金融扶贫风险补偿基金23.8亿元,小额信贷累计贷款金额75.9亿元,惠及16.62万户贫困户。2017年以来,全省累计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699.1亿元。至11月末,全省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338.3亿元,较年初增长59.5%。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余额96.9亿元,较年初增长51.2%;25个贫困县各项贷款余额2915.6亿元,较年初增长19.2%。抢抓资本市场扶贫“窗口期”机遇,积极开展“一司一县”扶贫对接,24个国定贫困县全部与证券营业机构完成了扶贫对接,国定贫困县新三板挂牌企业突破20家,146家优质拟上市企业入驻贫困地区。


5
  全省企业上市挂牌取得新突破,直接融资规模再创新高,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逐步完善  

2017年,我省新增同和药业、新余国科等6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全省境内外上市企业增至61家,成为近10年来新增上市公司最多的年份。同时,全年新增南方锅炉、中赣新能等3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新三板挂牌企业增至169家。沃格光电等5家企业在中国证监会审核,志特新材等21家企业正在江西证监局辅导备案。  

全年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突破3000亿元,达3187.2亿元,同比增长15.1%,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我省直接融资持续快速增长,先后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并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融资品种、承销机构和发行地区的全覆盖。

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综合金融平台功能日益凸显。2017年,挂牌展示企业突破4000家,达4665家,总股本890.2亿元,超额完成省政府目标任务。同时,通过挂牌贷、股权质押、私募可转债等方式帮助573家企业融资194.3亿元;孵化辅导50余家企业,其中3家成功挂牌新三板;实现全省农商行股权集中登记托管全覆盖,累计登记托管企业220家,总股本332亿股;举办“江右梧桐聚会”、企业路演展示,覆盖省内11个设区市1500余家企业,辅导路演项目154个,41个路演项目与全国3200家投资机构对接,达成投资意向企业15家。


6
  引进保险资金规模突破200亿元,保险保障和融资功能作用进一步提升

积极推动“小贷银保通”工作、科技保险试点、建设工程综合保险试点。引进泰康保险集团、平安保险集团等机构融合江西绿色生态元素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资源在红谷滩建设养老产业园。积极推进“险资入赣”,不断更新完善项目库,及时推送优质项目,先后协调太平洋资产、平安好医、人保资本与省内重点建设项目开展合作,大力推动太平保险集团公司、泰康保险集团公司落实与省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引导险资参与兴铁投资基金、赣鄱珍奇植物园、健康养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引入保险资金规模突破200亿元,达到203.5亿元。


7
  构建地方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底线


建设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的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1225个非法集资信息银行监测点和全省统一非法集资举报电话——961555,积极推进防范非法集资网格化管理试点,建立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非法集资监测预警体系,防早防小成效初步显现,实现新发非法集资案件数量连续三年下降。建立重点企业金融风险早期识别机制,提前防范重点企业的银行债权违约风险。全面开展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清理一批违规交易场所及其会员、代理商、授权服务商,有效净化要素交易市场环境,得到部际联席会议充分肯定。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一批违规P2P网络借贷平台和无证支付机构,大力整治违规网络小贷业务,促进我省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积极稳妥做好江西赛维银行债权风险处置。


8
  “金融赣军”资产规模突破1.6万亿,占全省金融业总资产三分之一强

我省坚持把培育壮大地方金融业作为做大做强金融业的重中之重,立足实际,外引内建,多措并举,3年来相继组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近20家,省级法人金融机构实现银证保三业全覆盖,“金融赣军”逐步成形并迅速发展壮大。2017年末,“金融赣军”总资产规模突破1.6万亿元,其中由地方实施监管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典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七类法人机构数量达600余家,注册资本超过530亿元。


9
  全省金融办系统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

2017年,省政府金融办坚持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与各项金融改革发展工作紧密结合,“放管服”改革工作展现出五大亮点:一是率先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归并,实现“一窗办理”。二是持续精简优化审批工作流程,做好“全程化服务”。受理事项实行“一次性告知”,企业和群众能够“一次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超过70%。三是以政务公开推动简政放权,实现“进度上网”。四是创新监管手段,运用科技手段消除“监管真空”。建立全省交易场所统一监测管理平台和集中登记结算系统,初步实现了对全省交易场所交易流、资金流的实施监控。五是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监管“力量集成”。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日常监管机制,加强现场检查并强化社会公众监督。  


10
  金融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     

人才工作获新平台。获批成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省“双千计划”金融类人才评审平台。

人才培育有新局面。协调推动47名干部到省级金融机构和鹰潭、萍乡、宜春、吉安开展双向挂职交流,挂职地区与机构、挂职干部类别与数量均比往年有新突破。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脱贫攻坚和原苏区振兴计划,对全省工业园区主任、国家贫困县、原中央苏区县分管金融副县(区、市)长、设区市园区办主任、金融办主任、金融机构党务工作负责人等245人进行专题培训。收集、建立江西金融人才信息库。

人才申报有新进展。两次召开金融系统人才工作专题部署会议,发动各地各金融机构组织做好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双千计划”动员宣传与推荐申报工作,参照省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做法,把人才工作列为金融机构支持服务地方绩效考核内容。

人才服务有新载体。依托江西银行设立江西人才服务银行,为我省各类人才提供多元化、专业化和精准化金融支持与服务。

智库建设有新亮点。邀请省外金融专家学者到江西进行调研座谈指导,举办首期“红谷滩金融论坛”、赣江新区绿色金融发展大会暨高峰论坛,为江西金融发展出谋划策。


(来源:江西金融)



2018-01-24
述评:中国注重管控金融风险赢世界赞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期明确提出,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位列首位,其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国际分析人士认为,面对当前新形势,将风险防范提升到攻坚战高度,这展现出中国经济决策注重问题导向,善于相机抉择,讲究辩证之道。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深远,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不可避免受到波及。当前,我国金融形势总体良好,但金融等领域存在的风险不可忽视,一些突出问题包括:宏观杠杆率偏高、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违法集资等。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打出的风险防范“组合拳”,受到世界瞩目。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企业评级业务负责人克里斯托弗·李说,中国尝试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推动风险管控创新,整体而言,中国防范风险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海外人士注意到,中国管控金融风险的政策不是静态的,而是应形势变化不断进行动态调整。近年来,面对国际范围的金融“去杠杆”行动,中国按照自身经济的发展节奏,因时而变,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去杠杆成效明显。同时,中国强调防止经济“脱实向虚”,引导金融业重点服务于实体经济,从根本上把住风险防范的阀门。

立足自身,化危为机,中国管控金融风险还强调辩证之道。当前,在国际上有些国家出现金融“去监管化”倾向之际,中国立足本国国情判断,高度重视加强金融监管。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建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已逐渐明朗,将为守住风险底线提供有力保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发布《中国金融体系稳定评估报告》,充分肯定中国近年来经济和金融体系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以及为加强金融监管所采取的举措,同时建议中国进一步采取措施维护金融稳定。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为中国经济建好安全屏障。几年来,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的4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7.2%,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增长水平。

“中国的风险管控体现了相当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澳大利亚创新金融研究院院长郭生祥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化解金融风险的理念和做法打破了边界思维,对其他经济体具有启示,对世界金融稳定的意义将更加重要。


  (来源:新华社)



2018-01-12
清理整顿交易场所“回头看”一周年,现货欺诈销声匿迹

距离去年1月9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召集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部级联席会议已经整整一年。

  经过整治,违规交易平台已经基本上“关停并转”。交易量曾排名全国前三,位于华东、华南某两个省会城市,以及华北某市的贵金属类交易所已经全部停止违规交易活动,正在谋求转型。

  江浙地区一家现货交易平台负责人透露,清理整顿以后,大宗商品的行业环境会越来越好。如果能保持严监管,将支持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交易场所。

  许多违规交易场所曾依靠层层代理商和对赌交易的模式,在短短一两年里迅速成长起来。但被“一夜之间打回原形”后,他们正苦恼于未来向何处去,在保住牌照以后如何转型。

  专家表示,无论怎么转型,金融创新都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应当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以“创新”之名,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之实的金融交易和市场,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

“回头看”监管震慑效果显著

去年1月9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召集了关于清理整顿交易场所“回头看”的部级联席会议,掀起了一场针对全国各类交易场所违规活动的监管风暴。 

  包括证监会、人民银行、银监会、公安部、最高院、文化部、审计署等18个中央部委,以及各省市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参与到这轮监管中,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可谓空前。

  根据当时的会议文件,监管者发现全国至少有300多家涉嫌非法证券、期货交易的违规交易场所,大多数都是一些贵金属、邮币卡、原油交易所。这些交易场所借助监管和法律的漏洞,大肆发展公众参与类似赌博甚至欺诈式的交易活动,造成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 

  证监会牵头的这轮监管,目的是通过半年时间集中整治,基本解决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的风险隐患。对违规的限期整改,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到期未能整改的及时关停。

 经过整治,违规交易平台已经基本上“关停并转”。交易量曾排名全国前三,位于华东、华南某两个省会城市,以及华北某市的贵金属类交易所已经全部停止违规交易活动,正在谋求转型。 

  西北地区某商品交易场所从原办公地撤出,只保留个别员工继续应对客户投诉和税务审计。

  一位华东某交易场所人士说,“当时以为检查只有一两个月。但到现在交易所还没有切实推进的业务,很多人都离职了。”他表示,自己也在办理离职手续。

  近年来,现货白银、现货原油、邮币卡等违规交易活动在全国蔓延。虽然其交易模式明显违反了国发【2011】38号文,但由于盈利能力巨大,纳税指标居高,各地纷纷涌现出这类交易平台。

  他们绝大部分采用保证金、标准合约、强制平仓等类似期货的交易模式,特别是引入了做市商对赌机制。作为现货交易场所,他们实际上没有真实商品背景,仅仅复制境外价格,炒作虚拟标的,变成了“公开赌场”。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对第一财经表示,“‘回头看’整顿来势汹汹前所未有,虽然时间大限一拖再拖,但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违规交易模式都暂停了,市场明显收敛了,要么停止了交易,要么在转型当中。”

  按照部级联席会议文件,监管者要求各省级政府在去年6月底之前,完成辖区内的交易场所验收工作,并于2018年3月前按类别进行整合,原则上一类一家,以保持必要规模,避免无序竞争。 

  截至目前,已有山东、河南、贵州等10个省区公布了“白名单”,共有110家交易场所通过验收。记者了解到,部分省份由于个别交易场所面临投诉问题迟迟未能完成验收工作。

  江浙地区一家现货交易平台负责人说,平台增加了实物交收比例,更加向现货回归。他表示,清理整顿以后,大宗商品的行业环境会越来越好。如果能保持严监管,将支持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交易场所。

违规交易场所“尴尬”转型

许多违规交易场所曾依靠层层代理商和对赌交易的模式,在短短一两年里迅速成长起来。被“一夜之间打回原形”后,也许能停止交易以保留牌照,但未来向何处去仍然令他们困扰。

  一些贵金属类平台试图转型为金属饰品的网上商城,另一些现货原油、邮币卡等平台在探索茶叶、酒等小宗商品的交易。还有一些平台引入了产业背景的战略股东,以更贴近现货。

  胡俞越表示,“转型是对的,但是现货商城的模式竞争已经很激烈了,如果进入消费互联网领域,短期内取得成功是有疑问的。而一些小宗商品也不适合做期货,更适合电商。”

  部级联席会议文件要求,“商品类交易场所及交易品种的设置应立足现货,具有产业背景和物流配套能力,不得上线与当地产业无关的交易品种,交易必须全款实货,交易客户限定为行业内企业。”

  前述江浙交易平台人士说,合规的核心是看是否支持实体经济。一看企业的参与度,二是看交割率。如果没有产业客户参与交易,市场也没有实物交割,只有投机,那对实体经济就没有什么作用。

  同济大学上海期货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春彦对第一财经表示,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不是真的创新。“创新是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对市场经济秩序完全是破坏,冠之以‘创新’是混淆是非,这类市场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原交易场所会员公司,及没有政府批文的交易平台,在业务被叫停后开始转入地下非法交易。

 近来一些代理商继续以高收益为噱头从事非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一部分开展号称外盘(境外交易所)的高杠杆交易对赌盘,还有一部分打着新三板、黄金交易所的幌子,从事原始股、黄金等欺诈交易。

  胡俞越认为,非法交易转入地下后,更加不透明,过去交易场所还可以作为地方金融监管的抓手,但是会员公司和代理商流窜在各地之间,超越了地方监管的辖区划分。

  在我国,除了沪深交易所、新三板和4家期货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是全国统一监管的,其他各类交易场所都是由当地省级政府负责监管,“回头看”清整依然是依据该原则。

2017年12月29日,证监会公布了对去年人大建议《关于国家层面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地方交易场所管理办法的建议》的回复。

  证监会表示,由于交易场所类别众多,涉及大宗商品、文化产权及艺术品、金融资产、国有产权等等多个类别,情况复杂,如何制定统一的交易场所监管法律法规需作深入研究论证。

  下一步,证监会作为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将继续协调督导各地的清理整顿工作,指导配合地方政府积极探索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加强对交易场所的依法监管,整治交易场所乱象,引导地方交易场所走上规范发展道路。

(来源:一财网)


2018-01-12
交易场所“回头看”工作2017年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8年亟待回归实体

2017年年初启动的清理整顿“回头看”工作,已有一定成效。但是,至今仍有大部分省市没有完成验收工作,2018年3月又是一个时间节点,届时同类交易场所的整合工作将备受关注。

在清理整顿大环境下,监管“鞭子”落下的同时,交易场所开始谋求转型。不过,其转型方向依旧集中在外汇交易、外盘现货、国际期货等备受争议领域,此外,也包括一些与交易无关的行业,如直播、游戏、零售电商等。

各类交易场所的转型和发展方向到底在哪里?在原有模式几乎被监管层全盘否定后,新的业务模式如何创新才能不触碰红线? 2018年,延续清理整顿工作之外,现货行业亟待回归实体。实体是金融的根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


风暴:清理整顿“回头看”




清理整顿,仍是地方交易场所的主旋律之一。

2017年1月9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主持会议。第三轮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工作自此拉开。

会议要求,针对近一个时期部分交易场所违规行为死灰复燃、违法违规手法花样百出、问题和风险隐患依然较大等问题,部署开展一次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活动,用半年时间集中整治,解决交易场所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不过,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场外现货交易平台监管的法律法规。“回头看”依据的仍是第一轮清理整顿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

2017年的清理整顿被认为是“史上最严”。清理和净化交易市场,正本清源,遏制投机之风。行业资深人士、交易所之家创始人钟帮武分析,相比前两轮清理整顿,“回头看”有三个特点:首次官方发布交易场所摸底数据,对全国各省市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和调研;首次提及各省市按类别分类整合;首次采用“白名单”“黑名单”制度。

2017年1月份,媒体曝光了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会议的会议手册内容。其中,交易场所摸底统计数据显示,全国36个省(区、市)共设有交易场所1131家,违规交易场所共有300家,约占交易场所总数量的27%。从区域来看,违规交易场所数量最多的分别是大连(39家)、河北(29家)、宁夏(16家)、北京(14家)、江苏(13家)。

从类别来看,开展邮币卡、贵金属、原油交易的交易场所违规比率较高。邮币卡高达85%(45家违规),贵金属高达85%(76家违规),原油为59%(35家违规),其中同时开展贵金属和原油交易的高达87%(20家违规)。

不过,随着清理整顿工作的推进,一些省市祭出了“黑名单”“白名单”。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1个省市111家交易场所通过验收。其中,山东省31家;河南省17家;贵州省5家;甘肃省3家;陕西省21家;江西省6家;浙江省8家;海南省6家;四川省12家;内蒙古1家;深圳1家。

另据“交易所之家”统计,目前已有18个省市公布总计338家黑名单,其中80%以上为经纪会员单位。

尽管“6·30”大限、“9·30”大限都已过去,当前交易场所清理整顿仍是进行时,2018年将上演续集。根据清整联办2017年3月17日下发的《关于做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前期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省级人民政府要推动交易场所按类别有序整合,原则上一个类别一家,于2018年3月前整合为一家交易场所。

不过,从目前公布的名单来看,多数省份的验收“白名单”难产,整合方案更未明确。业内人士分析,股权分配和业务转型是整合的主要难点。


破题:“治本”需要长效监督机制




一直以来,交易场所存在监管主体缺位的情形。联席会议仅是将办公室设立在证监会,但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并非证监会的职责范围,而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受到监管。

由于监管缺位,除了连续集中竞价、平台对赌、权益拆分外,一些交易场所还通过会员单位、代理等机构诱导大量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参与投资,风险隐患较大。

2017年,金融风险防控被放在显著位置,十九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及风险不下数十次。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金融风险防控担子愈发沉重。201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加强监管问责,压实地方监管责任,及时有效识别和化解风险。”

首先,清理整顿“回头看”要求,省级政府应切实负起清理整顿和属地监管的职责,用半年时间进行集中清理。为实现长效监管,要尽快出台完善交易场所监管办法。

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北京、福建、江西、河南、山东、四川、陕西、四川和内蒙古等地已经陆续发布并试行当地的交易场所管理办法。行政法规之外,一些地方人大立法也开始涉及交易场所监管,如《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

德衡律师集团金融衍生品律师李温泉认为,山东省已将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明确确认为金融机构,相较其他省份的交易场所定性更为明确,从立法层面有效解决了现货(商品)交易场所的尴尬地位。

其次,加强问责倒逼地方政府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力量。某省金融办领导曾在接待南京文交所投资者时坦承,金融办确认其违规,但却不具执法权。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尴尬”由此可见一斑,而这并非个例。

此外,多地金融办改革工作也在持续推进。当前,河北、山东、深圳金融办已加挂金融监管局牌子,江苏、湖北等地也正在研究推进。同时,北京、广州、天津、大连、四川等地已相继将地方金融办升级为金融工作局。

2017年10月10日,深圳市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在市金融办加挂地方金融监管局牌子,对当前相对分散的地方金融监管职能进行整合,进一步分离发展和监管职能,补齐监管短板,切实履行好中央交由地方负责的各类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交易场所等监管和风险处置职责。

此外,技术助力监管、搭建监管平台的趋势突显。当前类金融业态繁多,非法活动形式各样,层出不穷。

更重要的是,现货业务开展的重要环节——支付也开始受到了监管。除了银行不断收紧与交易场所的合作,央行“动真格”开始排查银行支付机构参与非法互联网外汇交易情况,公布了40家涉嫌非法的互联网外汇交易平台名单。

周小川等监管层领导在表态中多次提及,“搞金融的都要持牌经营,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总而言之,实现全方位、全覆盖的长效监管,乃地方交易场所的“治本”之策和持续发展之基。


迷局:转型谋生路?




关停并转,是绝大多数交易场所绕不过的命运。

“管了又乱,乱了再管”,长达7年时间的多次清理整顿,却未曾改变恶性循环的局面。地方交易所违规违法情况仍屡见不鲜,高收益诱导、软件篡改、代客操盘、价格操纵等频频见诸报端。不合规投资者损失惨重却投诉无门,同时职业维权和恶意维权者借机揽财。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交易所出现了两类交易模式。一类是采用了分散式柜台交易模式上线白银、原油等品种,涉及集合竞价、连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设置数十倍的杠杆,且其中多数无交割,与实体经济相脱节。

另一类是通过邮票、钱币、茶叶等实物产品作为交易对象,通过类似于股票市场的交易方式吸引投资者进场,引诱其高位接盘。这些交易模式的风险,往往隐藏“T+0”、可买涨买跌双向操作、每天获利上百点等宣传口号。

最严清理整顿大环境下,地方交易所下线交易品种,提高保证金,甚至是暂停业务。政策收紧,客诉增加,原有业务模式难以为继。出于多重利益考量,部分交易场所、居间商及代理商开启了转型之路。

关停易,转型难!如何在合规中寻找可行的出路,是监管层及行业从业者共同面临的难题。部分交易所曾尝试过的微交易、发售模式等方向,均未获得认可。据媒体爆料,腾讯内部筛查出的微交易企业黑名单已高达1055家。

为了符合监管要求,2017年地方交易场所向几种交易模式转变:一是实现实物交割;二是调整代理与投资人的关系,摒弃传统对赌模式;三是延长交易交割时间,将“T+0”变成“T+5”;四是采用现货挂牌等非标准化交易。

另外,交易场所和从业人员也向其他“创新”业务转型。得益于前些年的高速发展,现货行业已具相当规模,从业人数数以万计。据了解,目前地方交易场所从业人员的转型方向主要集中于商城模式、投顾业务、合规交易场所业务、期货业务等。

还有一些从业者抱着“自有留爷处”的心态转移阵地。他们通过在境外注册公司或拿取牌照,继续在国内展业,进而躲避监管。但其业务模式与内盘雷同。记者注意到,当前各大现货招商群中,外汇、外盘等词惹人注目,内盘转外盘/港盘炙手可热。

不过,上述情形已引起监管层注意。中国期货业协会于2017年11月18日下发提示函称,部分曾经从事“原油”“白银”、邮币卡现货交易平台或互联网金融平台及其代理的机构转型进入期货市场,以介绍客户名义与期货公司合作,索取高手续费返还比例,通过不当营销手段开展业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监管层在清理整顿的同时,一直未合理化引导各类交易场所。目前的清理整顿让行业发展骤然停滞,从长远来看,此次清理整顿尤为必要,但从短期来看,必然会滋生其他违规行为,希望监管层能建立长效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创新”:渐欲迷人眼




《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某交易场所直播平台中,玩家将游戏币兑换成礼物,刷给代理商指定的主播;之后,该主播或代理商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将游戏币价值总额约70%的现金返还给玩家。

而某交易场所上市“《和系列》银茶具”与“《祝福》银茶具”两个交易品种,规格分别为1000克/套和200克/套,其报价单位不是茶具的套数而是白银的重量,交易模式“跟以前大盘一样”,“就是国际白银”。

此类“创新”层出不穷。记者梳理发现,交易场所的主要转型方向,既有外汇交易、外盘现货、国际期货这些关联领域,也包括一些与交易无关的行业,如直播、游戏、零售电商等。

而其中涉及的“创新”模式到底是换马甲式的“挂羊头卖狗肉”,还是真正合法合规的交易模式?层层包装之下,实在是“渐欲迷人眼”。

有的平台以“新零售”为噱头,用“股票IPO”模式套现;或让投资者认购商城一定额度的“商品配套”,以获得交易所“赠送的原始票”;或将互动推广的竞猜游戏变成“猜涨跌”获利,疑似嬗变为二元期权;还有结合“手游+直播”概念,通过商城提供变现通道等。

比如,所谓的“新零售”模式,实际上是商品被定义为固定的标准化等额权益,进入平台或电商自己开发的交易系统。交易模式或与大宗现货行业传统OTC发售模式一致,或采取定向转让、竞价交易等模式。大部分采用了“新零售”模式的平台均对商品的价格和活跃度设置了下线,触发条件即退市清算。

这些平台脱掉了大宗商品交易的“外衣”,打出“互联网电商”的旗帜。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交易品种都存在价格虚高、过度投机等现象,更为关键的是,当合法的支付清算通道缺席时,资金缺乏监管,投资者的本金安全何去何从?

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些“新模式”只是规避监管的幌子,葫芦里卖的还是以前的药。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需警惕上述一些“创新”的风险。李温泉提醒,一些开展直播、商城等业务的平台,实际上仍然是原油、白银的非法期货,甚至本质是赌博。而李杰表示,争取金控平台未来能覆盖更多新的业态,同时他坦言,确实了解到外省市可能存在以商城模式“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


亟待回归实体




2017年,“回头看”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交易场所、会员单位、居间商、软件公司和支付公司等行业各方仍倍感迷茫。各类交易场所的转型和发展方向到底在哪里?在原有模式几乎被监管层全盘否定后,新的业务模式如何创新才能不触碰红线?

从监管层释放的信息,脱虚向实、服务实体是最根本的。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十九大报告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现货交易场所脱胎于大宗商品现货贸易需求,服务实体经济是必须的。”

“交易模式本身没有严格意义上好坏之分,能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即为好模式。”钟帮武还提到,以去虚务实为立足点,打造专业化平台为核心竞争力,建立集电子交易、信息发布、数据分析、供应链金融等多元化服务体系,细化合规化运营将成为回归实体、成功转型的主旋律。

如何服务好实体,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帆认为,首先,现货交易市场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部分品类可以先放到现货交易市场交易,成熟后再放到国家的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其次,加强与产业链的联动,发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金融需求。

尽管有的平台披着外衣“创新”,但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回归实体”的探索确实在逐步明朗化。

首先,合规的交易所开始寻求与期货公司合作,发展期现结合业务,通过仓单互换、场内场外期权、预售合同交易、点价交易等方式进行期现结合探讨。

山东省通过验收的交易场所“白名单”中,包括10家开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的交易场所。山东省金融办明确指出“创新交易模式。适应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积极探索开展非标准化的远期合约、互换合约、期权合约等场外衍生品交易”。

现货交易场所结合产业背景,以贸易为出发点,来发现产业上下游的金融需求,如供应链金融服务。比如广西糖网食糖批发有限公司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的流通模式、南京文交所线上线下打通的大循环模式、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打造鸡蛋产业链的全产业链模式等等。

业内人士还表示,能否做到模式上的创新,能否为地方实体经济提供助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交易所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8-01-11
一行三会通力合作 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已经开启

在本轮金融监管的整个过程中,监管层所体现出的定力和决心,都让我们相信,此前各项监管条例的陆续出台,不是所谓监管阶段性的靴子落地,而是监管长效机制的开启。

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已经开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曾以进出口为重要引擎的中国经济,在全球萧条的环境中,开始转向内生性增长阶段。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在资本市场看到诸多的浪潮。自06、07年的股票大牛市之后,私募股权浪潮、创业板浪潮、固定收益市场浪潮等等,都在过去的10年里陆续爆发。在这个阶段里,资本市场浪潮涉及范围之广、造福效应之大、资本积聚之快都是远超以往任何时代的。因此,后来也有很多渠道,把这个阶段称之为中国的金融自由化的阶段。

 

2012年,为应对经济增速滑出底线,托底经济发展,中国加快了金融自由化的改革进程,希望通过金融自由化缓解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所以,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宏观的货币环境一直保持相对的宽松。2014年,伴随着稳增长诉求提高,央行多次降准降息。这一系列的举措,确实使中国经济阶段性的拜托了通缩的阴影,但是,也在保证了中国经济总量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使得国内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更为凸显。

 

金融自由化在金融领域所产生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商业银行表外疯狂扩张。利率市场化倒逼了商业银行扩张表外业务,而表外资金主要以通道和委外两种方式投向资管产品。“一法两则”下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成为信托之后新的表外业务通道,2015-2016年委外投资大肆盛行。同业扩张,同业存单使得银行由被动负债管理模式向主动负债管理模式转变,资金形成了一条由资金富余的银行间市场参与者到同业存单发行银行到同业资产到委外投资再到最终债券等标的的传导路径。实体层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量举债。商业银行表外、各类资管的扩张也绕道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输血不少。

 

金融自由化也使得金融层面杠杆虚高,资产泡沫问题严重。表外和资管的无序扩张产生了“链条过长,规避监管”、“资金池”、“隐形刚性兑付”、“多层嵌套,叠加杠杆”等一系列问题,同业套利链条将金融套利、金融加杠杆推向了顶点。金融杠杆虚高引起资本脱实向虚,催生了很大的资产价格泡沫,大类资产轮番大幅上涨,导致金融市场出现剧烈的波动,加剧金融系统性风险。实体层面,资源配置低效,产能过剩加剧,债务风险上升。各类金融创新、资管扩张带来了流动性的高度宽松,但是资本不是大幅投向了有需求各类实体企业,而是更多投向了有政府信用背书的平台公司与过剩产能,有土地抵押和高额回报的地产公司,进而又对很多实体企业形成信贷挤出,使资源配置效率大大降低,风险债务不断积聚。

 

2012年开始的金融自由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各个金融监管部门、各类金融机构都深度参与其中,这就决定了本轮金融监管需要系统性的思维,顶层设计,各个监管部门通力协作,而非以前的单线条监管。本轮金融监管早已布局。

 

本轮金融监管导致债券市场调整始自2016年8月央行重启28天逆回购,但在2015年12月29日央行首次提及MPA宏观审慎监管时就已经开始布局。监管组织架构和监管模式大变革。金稳会将协调一行三会填补混业经营下分业监管的真空,同时监管模式也由过去的“机构监管”转为“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目前对于金融系统杠杆的拆解工作已初见成效,下阶段的重心是各项监管政策细则的陆续出台和各项监管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货币环境上,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调节货币阀门。商业银行监管方面,MPA考核限制表外扩张,控制资管资金来源,同业监管,拆解同业链条,八套文件限期商业银行自查和抽查。

 

非银监管方面,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信托、保险、互联网金融均出台相应的监管文件规范非银业务行为,相比于之前的各自为战,本轮监管自上而下,一行三会通力合作,从根本上解决之前资管监管存在的跨行业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地方政府融资行为也进行了规范,2016年4季度以来,为了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防政府违规举债、违规担保等行为,国务院、财政部及各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开前门”、“堵后门”的政策条文,规范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举债行为。

 

自2016年开启的金融系统监管,其核心是对于过往金融自由化下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的纠偏。而在本轮金融监管的整个过程中,监管层所体现出的定力和决心,都让我们相信,此前各项监管条例的陆续出台,不是所谓监管阶段性的靴子落地,而是监管长效机制的开启。未来陆续出台的各项监管细则,会对整个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与资产配置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监管机制的重构所引起的金融机构行为变化,也无疑将对固定收益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源:新浪财经)



2018-01-08
【风险警示】江西日报专题:远离非法集资 拒绝高利诱惑

非法集资是一种金融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破坏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江西历来高度重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政府金融办)按照全国、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组织开展了宣传教育、风险排查、专项整治等一系列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并建立大数据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早发现、早预警,有效遏制了我省非法集资高发态势,新发案件数量已连续三年下降。现梳理介绍非法集资主要特征和防范技巧,请广大群众擦亮双眼,认清非法集资真面目,谨防上当受骗。一旦不慎参与非法集资,请及时报案,防止损失扩大。参与非法集资法律不保护,政府不兜底,损失需自担。

1非法集资的概念和特征

 非法集资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未经有权机构批准,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它包含以下四个特征: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2非法集资六种典型手法

第一种是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谎称已经获得或者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牌照,以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第二种是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二是虚构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
      第三种是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等旗号,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然后关闭网站,携款逃匿。
      第四种是以“养老”的旗号吸收公众存款。这类犯罪手法有两个突出形式:一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二是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人投入资金。
      第五种是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高价回购,引诱群众购买,然后携款潜逃。
      第六种是假借P2P网络借贷名义非法集资,即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以高利为诱饵,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然后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

3非法集资主要手段

从最近几年查处的非法集资案件来看,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更为多样、活动形式更为隐蔽、欺骗性更强:
    (一)承诺高额回报,编造“天上掉馅饼”“—夜成富翁”的神话。暴利引诱,是所有诈骗犯罪分子欺骗群众的不二法门。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的群众,往往许诺投资者以奖励、积分返利等形式给予高额回报,有些回报率甚至高达几百倍。为了骗取更多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开始是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用后集资人的钱兑付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一些群众在急切求富和盲目从众心理的支配下,缺乏理性,对不法分子虚拟的高额回报深信不疑,幻想“一夜暴富”,草率甚至是盲目地倾其所有。还有的自己受骗后又去欺骗别人,希望通过骗人来弥补自己损失,结果越陷越深。
    (二)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一步步将群众骗入泥潭。不法分子有的以种植仙人掌、螺旋藻,芦荟、火龙果、冬虫夏草,养殖蚂蚁、黑豚鼠、梅花鹿、家禽再回收等名义,骗取群众资金;有的以开发所谓高新技术产品为名吸收公众存款;有的编造植树造林、集资建房等虚假项目,骗取群众“投资入股”;有的以商铺返租等方式,承诺高额固定收益,吸收公众存款。
    (三)混淆投资理财概念,让群众在眼花缭乱的新名词前失去判断。不法分子有的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等新的名词迷惑群众,假称为新的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有的利用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消费增值返利、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为幌子,欺骗群众投资。
    (四)装点门面,用合法的外衣或名人效应骗取群众信任。为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以实际经营活动掩盖其非法目的。一些公司采取在豪华写字楼租赁办公地点,聘请名人作广告等加大宣传,骗取群众的信任。有的利用曾是信贷员人头熟、关系多等身份优势骗取群众信任。
    (五)利用网络,通过虚拟空间实施犯罪、逃避打击。不法分子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或设在异地,发展人头一般用代号或网名。有的还通过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诱骗群众上当。一旦被查,便以下线不按规则操作等为名,迅速关闭网站,携款潜逃。在潜逃前还发布所谓通告,要下线人员记住自己的业绩,承诺日后重新返利,借此来稳住受骗群众。
    (六)利用精神、人身强制或亲情诱骗,不断扩大受害群体。许多非法集资参与者都是在亲戚、朋友的低风险、高回报劝说下参与的。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以高额利息诱惑,非法获取资金。有些已经加入的传销人员,在传销组织的精神洗脑或人身强制下,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有的连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不放过,造成亲情反目,导致人间悲剧。

4九类需高度警惕的投资活动

1.所许诺的投资收益率畸高,尤其是许诺“静态”“动态”收益等回报方式; 
       2.电话推介、设立大量分支机构推介“投资项目”;在街头、超市、商场等人群密集、流动场所及金融机构办公场所附近发放“理财产品”广告;频繁招揽老年人投资,尤其以公开讲座、聚会、馈赠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加入;
       3.以“虚拟货币”“资金互助”及境外股权、期权、期货、能源、矿产、外汇、贵金属等投资、交易为噱头吸引投资,投资金额不限且许诺固定回报;声称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但并不办理合伙企业的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4.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高管人员使用虚假身份注册、经营或有不良信用记录、网上负面信息;
       5.公司注册地、网站注册地、服务器所在地在境外或高管系外籍人员的公司,以公开讲座、演讲等方式吸引投资;
       6.以各种“山寨”荣誉称号和所谓的名人、专家做广告宣传,以及以大型集会、庆典等方式宣传、推介“投资项目”;
       7.要求向个人账户交付投资款、以现金、POS刷卡等方式交付投资款或者让投资人在境外开立银行账户划转投资款;
       8.收取投资款的账户系以外籍人员尤其是东南亚籍人员身份在境内开立;
       9.声称与银行“战略合作”或者声称群众的资金由银行托管、监管,但实际上仅仅是在银行开立有账户。

5当前非法集资特点

当前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花样频出,但“万变不离其宗”,总体来讲非法集资呈现以下特点:
       其一,非法集资犯罪手法不断翻新升级,从过去的农林养种植、资源开发、房地产销售、原始股发行、加盟经营等形式逐渐升级包装为“投资理财”“财富管理”“金融互助理财、金融互助平台/社区”“股权众筹”“贵金属、原油、大宗商品现货”“期货”“信托”“私募基金”“虚拟货币”等更专业的“资本运作”的理财产品,并且承诺有担保、低风险、高回报。
       其二,非法集资网络化趋势明显,突破地域界限。借助互联网开展宣传、销售、资金支付、归集并转移资金,引诱人员参与,形成了互联网+传销+非法集资模式,比如宣称“零元购物”“购物返本”“消费=储蓄”并发展会员的“消费返利平台”。
       其三,非法集资的犯罪形式更加隐蔽,欺骗诱导性强。犯罪分子假借迎合国家政策,打着“经济新业态”“金融创新”等幌子,以具体项目、债权标的、担保物为依托,业务流程、合同文本专业规范,噱头更新颖、迷惑性更强。一些犯罪分子不惜投入重金,通过各类媒体(甚至中央电视台)进行包装宣传,在高档场所(如人民大会堂)举行推介会、知识讲座,邀请名人、学者和官员站台造势,展示与领导合影及各种奖项,欺骗性更强。
       此外,非法集资有下乡进村的趋势。一些地方的农民合作社突破“社员制”“封闭性”原则,超范围对外吸收资金;或公开设立银行式的营业网点、大厅或营业柜台,欺骗误导农村群众;有的投资理财公司、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改头换面,在农村广布“熟人业务员”,虚构高收益理财产品吸收资金;银行代办员制度早已取消,但一些老资格的“代办员”仍然借用银行的名义吸收存款,其实钱根本没有存进银行,而是被其挪作他用。

6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非法集资特点

 2014年以来,投资咨询、非融资性担保、第三方理财、财富管理等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大量快速增加,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违规发售理财产品等情况,非法集资风险隐患突出,犯罪手法主要有:一是以投资理财为名义,承诺无风险、高收益,公开向社会发售理财产品吸收公众资金,甚至虚构投资项目或借款人,直接进行集资诈骗。二是为资金的供需双方提供居间介绍或担保等服务,利用“多对一”或资金池的模式为涉嫌非法集资的第三方归集资金。三是实体企业出资设立投融资类机构为自身融资,有的企业甚至自设或通过关联公司开办担保公司,为自身提供担保。

7P2P网络借贷机构非法集资特点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络借贷机构野蛮生长,违法违规经营问题突出,积累了大量风险。主要犯罪手法有:一是一些网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出借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等方式,使出借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形成资金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二是一些网贷平台未尽到身份真实性核查义务,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个虚假名义发布大量借款信息,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三是个别网贷平台编造虚假融资项目或借款标的,采用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模式,为平台母公司或其关联企业进行融资,涉嫌集资诈骗。

8虚拟理财领域非法集资特点

2015年以来,有关监管部门提示风险,称以“MMM金融互助社区”为代表的互助理财以高额收益吸引大量投资者参与,与之类似的百川理财币、克拉币、“摩提弗”等虚拟理财相继出现,运作方式极为类似。此类虚拟理财的特点有:一是以“互助”“慈善”“复利”等为噱头,无实体项目支撑,无明确投资标的,靠不断发展新的投资者实现虚高利润。二是以高收益、低门槛、快回报为诱饵,利诱性极强,如“MMM金融互助社区”宣称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的高额收益,投资60元-6万元,满15天即可提现,“摩提弗”承诺静态日收益2%,10天即可返回本息。三是无实体机构,宣传推广、资金运转等活动完全依托网络进行,主要组织者、网站注册地、服务器所在地、涉案资金等“多头在外”。四是通过设置“推荐奖”“管理奖”等奖金制度,鼓励投资人发展他人加入,形成上下线层级关系,具有非法集资、传销相互交织的特征。

9房地产行业非法集资特点

 房地产行业一直是非法集资高发领域,涉及金额大、隐蔽性强,容易沉积大案要案。主要集资模式有:一是房地产企业违法违规将整幢商业、服务业建筑划分为若干个小商铺进行销售,通过承诺售后包租、定期高额返还租金或到一定年限后回购,诱导公众购买。二是房地产企业在项目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有的甚至是项目还没进行开发建设时,以内部认购、发放VIP卡等形式,变相进行销售融资,有的还存在“一房多卖”。三是房地产企业打着房地产项目开发等名义,直接或通过中介机构向社会公众集资。

10私募基金领域非法集资特点

 一是公开向社会宣传,以虚假或夸大项目为幌子,以保本、高收益、低门槛为诱饵,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二是私募机构涉及业务复杂,同时从事股权投资、P2P网贷、众筹等业务,导致风险在不同业务之间传导。

11地方交易场所非法集资特点

 近年来,一些地区陆续批准设立了一些从事权益类交易、大宗商品交易以及其他标准化合约交易的各类交易场所,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违规违法问题突出,有的涉嫌非法集资。一是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场所涉嫌非法集资风险。有的现货电子交易所通过授权服务机构及网络平台将某些业务包装成理财产品向社会公众出售,承诺较高的固定年化收益率。二是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和中介机构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个别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少数挂牌企业(大部分为跨区域挂牌)在有关中介机构的协助下,宣传已经或者即将在区域性股权市场“上市”,向社会公众发售或转让“原始股”,有的还承诺固定收益,其行为涉嫌非法集资;有些在区域性股权市场获得会员资格的中介机构,设立“股权众筹”融资平台,为挂牌企业非法发行股票活动提供服务。

12预付消费领域非法集资特点

预付消费是现代商业的重要促销模式,既有利于商家锁定客户,又有利于便利消费者,是法律允许的一种商业模式。但以预付消费进行非法集资为法律所禁止。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曾专门提示预付消费进行非法集资风险,揭示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是通过传单、广告、业务员推广、购卡人员推荐等各种途径公开宣传;
       二是不以真实消费为目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向购卡人返还购卡资金、预付资金并支付一定利息;
       三是以购买“预付卡”“购物卡”或“预付消费”等名义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水果营行以“存2000元送4000元”等为诱饵,诱使大量消费者存入大额预付款,随着水果营行资金链的断裂,消费者的预付款难以拿回,面临严重损失。

13辨识非法集资“三看三思三不要”

三看:一看是否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二看是否取得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三会、政府金融办)的批准文书,理财产品是否在其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只有工商营业执照,没有金融监管部门批文,是不能销售理财产品的,三看资金投向领域是否安全可靠。
       三思:一思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理财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经营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三不要:一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因为他们往往拉大旗作虎皮,二不要盲目相信熟人介绍、专家推荐,因为他们也可能被骗了,三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因为高利息的钱都是自己的本金。

14非法集资举报方式

发现非法集资线索,可拨打全省统一的举报热线电话——“961555”。一经查实,将根据《江西省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予以奖励,最高可达10万元。


(来源:江西金融)


2018-01-08
2017金融监管年,哪些大事改变了金融业走向?

又是一年岁末时,对于金融界来说,2017年的年终盘点逃不开“严监管”这个主题词。

2017年,监管频频“亮剑”,被业内看作是“史上最严”的金融监管年。

这一年,十九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频频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划为重点”。金融领域的“灰犀牛”风险开始被高度关注,金融监管也长出尖利的“牙齿”,昔日处于监管空白地带的金融业务逐渐被纳入监管范畴。

这一年,金融业监管令接连不断,证监会、银监会相继开出“史上最大罚单”。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今年金融监管部门共出台重要监管文件超过20个,行政处罚超2800件,罚没金额更是超过80亿元。

这一年,监管层积极开展专项整治,重拳打击扰乱市场的行为。“一行三会”集体出手,对各类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进行全面统一监管;“校园贷”、“现金贷”等互金业务被重点整顿,虚拟货币投机行为也被全面叫停。

这一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正式写入“十九大”报告,地方金融办陆续升格成为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获得实质性进展。

这一年,金融业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总结一句话: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监管。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今后3年中国经济的三大攻坚战之首,而其中的重点就是防控金融风险。展望明年,防范金融风险,打击违法金融活动的主基调仍会持续,对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或将成为一项重点。

中央高层定调 对中国金融体系坚定持久的刹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集中指向了金融领域——金融机构脱实向虚,金融市场乱象丛生,金融风险呈集聚态势。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溢出增加,“黑天鹅”事件频频出现,都可能对我国金融安全带来潜在的冲击。也正因此,防范金融风险,需要从大局着手,积极主动、增强前瞻性。

从今年一系列中央高层重要会议来看,都释放出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强信号。

2017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会上还提出了6大任务: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采取措施处置风险点、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中央高层这一对于金融安全的高调表态实属罕见,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将防控金融风险提到这样的高度。

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金融领域的政策“风向标”。7月14-15日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发出了防范金融风险、强化监管问责的最强音。CF40成员、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在接受CF40编辑部访谈时提出,中国金融行业已经超出实体经济所需要的程度,而且金融圈开始内循环,各种各样借着创新名义游离于监管体制之外的圈钱、诈骗等活动也处于猖獗时期。因此,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并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其规格之高,表述之严厉,并不为过。这也意味着,脱缰野马一般的金融业将被套上监管的缰绳,这一脚刹车,不是急刹车,也不是缓缓的刹车,而是坚定持久的刹车。

随后,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整治金融乱象”,并要求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今年最为重要的大事莫过于十九大的召开。在十九大报告这份纲领性文件中,习近平指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进一步为强化监管指明了方向。“对比十八大与十九大报告可以发现,金融体制的现代化和金融创新不再是十九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部分的主要内容。新时期金融体制改革重心已经转向服务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三个层面。”钟伟在接受CF40编辑部访谈时指出。

12月18-2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后3年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这也表明,决定十九大开局之年经济政策走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然将2018年的政策重心落在防控金融风险之上。

最高金融监管机构掀开面纱

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稳委”),这可谓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

11月8日,金稳委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金稳委将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关事项,分析研判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做好国际金融风险应对、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和维护金融稳定重大政策,同时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等。金稳委办公室将设置在央行,而金稳委主任由分管金融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兼任。

此前,10月中旬,周小川曾公开表示,金稳委未来将重点关注四方面问题:一是影子银行;二是资产管理行业;三是互联网金融;四是金融控股公司。

本轮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11月。习近平当时指出,近来频繁显露的局部风险特别是近期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说明,现行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之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引发业界热烈探讨,提出了合并“一行三会”,合并三会,合并两会等诸多改革方案。然而,现有的分业监管框架,既有历史原因,也是金融监管专业性分工的必然结果,进行大规模调整未必是当下的最好选择。

CF40常务理事会副主席、中投公司原副总经理谢平在其主持的CF40课题报告《中国金融改革的12个热点问题》中,也曾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类似于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机构的主要职能,其观点是——

·在一行三会基础之上,建立有实权的金融稳定委员会。核心是明确责任追究机制,起草金融稳定委员会联合监管原则,分解落实到金融监管的各个环节,建立至上而下的联合监管问责机制,确保金融稳定委员会工作不仅限于监管信息沟通,而是切实推动解决当前一行三会之间金融规则打架、对金融机构和产品监管标准不统一、金融监管存在真空等问题,督促明确监管责任、 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处罚、对一行三会有责任追究权等,切实提升金融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此前的2013年,谢平在《中国金融改革思路:2013-2020》一书中就直言,“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下,为促进监管协调,可以以目前的金融旬会制度为蓝本,设立由国务院分管领导,以及人民银行、财政部、三个监管当局等领导组成的‘金融稳定委员会’,对涉及我国金融稳定的重大事项实行票决机制,明确问责制,也可减少事事上报国务院的压力。加强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的职能。”

可见,设立金稳委的一个重大意义在于解决一行三会之间的“踢皮球”问题。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也曾表示,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缺少“决策者”,金融监管光“协调”是没用的,关键是要能达成并落实决策。“金稳委放在国务院的层面,监管协调起来比较容易。而过去‘一行三会’之间的部际协调机制则是4个平行机构之间进行的,不那么容易。”黄益平指出。

金稳委正式落地不到十天,就打响了“超级监管”的第一枪:酝酿一年多的资管行业“超级监管框架”正式浮出水面,这也正是金稳委协调一行三会所推出的一项重磅监管新规。

“金稳委已经开始推进有关工作,但是主要框架、政策程序和一些重点工作,可能会在新政府形成以后具体落实。我相信国内外各界,尤其经济界,会对明年两会之后的具体布局有很多的期待。”黄益平对CF40编辑部表示。

“这些年,金融交叉、融合已经越来越明显,在一行三会的格局没有改变之前,设立金稳委这样一个高层次机构来协调监管政策非常重要,但这未必会是长期坚持的监管模式。我国现有监管框架以机构监管为主,而未来应当转向功能监管。”黄益平对CF40编辑部表示。

十九大明确“双支柱”调控框架 宏观审慎监管加码

十九大报告中,金融体制改革目标增加了一个新的表述——“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这也是“双支柱”的相关表述首次出现在中央层面的报告文件当中。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引发国际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高度关注。而我国近年来出现的金融风险事件,如股市巨幅波动、互联网金融风险频发以及资管行业潜藏的较大风险等,都暴露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不足,即缺乏从逆周期和跨市场的视角评估和防范系统性风险。CF40学术顾问、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十九大期间表示,“宏观审慎政策就是对金融顺周期行为和跨市场风险传染对症下药。”

“在对问题认识的深刻程度以及宏观审慎框架的推动力度等方面,中国算是在全世界领先的。”CF40·青年论坛会员、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公开表示。

CF40课题在国内较早开始系统研究宏观审慎政策以及“双支柱”调控框架。2016年上半年,由CF40成员李波牵头的CF40课题报告《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就提出了,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反思危机教训、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集大成者”,因此也是推进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货币政策侧重稳定物价并促进经济增长,宏观审慎政策旨在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比如控制金融体系或特定市场、部门的杠杆水平。两者都具有宏观效应和逆周期调节特征,因此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必须充分协调。国内外实践也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已成为金融调控的又一重要支柱,逐步形成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中央银行宏观政策体系。

目前来看,我国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刚刚起步,回顾近年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实践可以发现,我国的“双支柱”调控框架日趋清晰。

人民银行早在2009年年中即开始研究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2011年我国正式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对信贷投放实施宏观审慎管理。2016年起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从七大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引导,实施逆周期调节。2017年又将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指标范围,2018年还将把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考核,另外跨境资本流动也纳入宏观审慎管理范畴。房地产市场宏观审慎管理方面,形成了以因城施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钟伟在接受CF40编辑部访谈时认为,宏观审慎框架实际上是中国广泛吸收了国际经验、并尊重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将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性提到非常高的程度,这就使得中国的金融机构要更加注重内源式的高质量增长,而不仅仅是外延式的规模式增长。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业务的时候,不能脱离资本的约束,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不能脱离对风险的关注。

资管新规:铁腕治乱象 刚性兑付时代结束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爆发式增长,行业乱象频出。这也使得资管行业成为2017金融监管年的重点整治领域。

2017年11月17日,央行联合三会一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祭出打破刚兑、严控期限错配、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严控杠杆等“连番重拳”。资产管理行业在经历近年来的野蛮生长后终于迎来统一监管规制下的新时代。

统一监管背后是近些年资产管理业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众多风险和问题。比如,银行表外理财,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基合作中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产品,保险机构“名股实债”类投资等,具有影子银行特征。这类业务透明度低,容易规避贷款监管要求,部分投向限制性领域。而更让外界担忧的是,国内金融业目前所存在的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和关联套利等问题恰恰集中表现在资管业务上。

CF40及其旗下的北方新金融研究院(NFI)、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组织一行三会以及多家商业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资产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对《指导意见》与未来资管行业的转型发展进行了多次深入研讨。

与会嘉宾认为,《指导意见》为资管行业发展带来积极变化,有助于资管行业的良性发展,但对于刚性兑付、期限错配、准入门槛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会专家指出,新规会对银行资管业务造成很大冲击,这体现在短期拉低银行收入、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构成压力、冲击银行流动性管理等方面。非标资产目前有不透明、无估值、无流通能力和场所的弊端,存量非标业务的处置将成为一大难题,具体难点在于非标的估值和期限问题。下一步,监管层和业界应努力实现资管产品的平稳过渡。业界还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建议尽快出台监管细则,并有针对性地设置多个阶段的过渡期,确保市场平稳过渡。同时,与会专家认为,未来中国资管市场前景广阔,资管机构发展潜力很大,主动作为,回归资管本源是资管机构的转型方向。

银证保监管风暴 “史上最大罚单”频开

今年,不论是银监会、证监会还是保监会,都持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体现了监管部门“铁腕”治理的决心和魄力。

3月30日,证监会对鲜言等操纵市场案采取“没一罚五”的顶格处罚,罚没金额合计34.7亿元,创下了证监会“史上最大罚单”纪录。

12月8日,银监会“史上最大罚单”被开出,引发业内震动。当日,银监会发布对广发银行惠州分行违规担保案件的处罚结果:对广发银行总行、惠州分行及其他分支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没合计7.22亿元。业内人士指出,这笔罚单可谓对于此类链条过长、层层嵌套的金融乱象典型案例的重拳出击,在引导行业合规合法经营、稳健运行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今年银监会主要加强了同业的监管力度,强化对于理财领域的监管,以及加大对表外资产的管控。自2017年4月起,银监会发布一系列监管文件整治“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掀起了监管风暴。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证监会一直保持执法高压态势,通过严查操纵股市、深入整治市场乱象,积极稳妥处置重点风险,提升市场违规成本等方式,来达到从严治市的目的。截至11月底,证监会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中罚没款金额逾70亿元,与2016年全年罚没总额42.83亿元相比,该增幅超过60%。

保监会今年同样频频释放大招,监管重点集中在对保险合规、人身险、商业车险、机动车险、信用保险的管理上。譬如今年6月集中下发的“1+4”号文件,就为整个行业发展和监管方向定下了基调。在“保险姓保”的主基调下,今年真正让保险公司紧张的可能还是保监会下发的另外两个文件——“134号文”和“136号文”。前者针对人身险产品的设计,后者针对人身险产品的销售。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在为CF40书系之《21世纪金融监管》中文版所作序言时,就强调“金融监管要‘长牙齿’,不能只说不做。金融监管者不能只靠风险提示或道义劝说实施监管,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监管机构的口头警告充其量不过是纸上谈兵。”

地方金融办升级成“局”

今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自此,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再次被提上议程。

从地方金融监管职能来看,担子越来越重;从中央决策部署来看,要求越来越严。也正因此,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后,中央要求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包括地方金融办、地方金融工作局等)加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牌子。由此,监管职能将持续加强,与一行三局(地方人行、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形成错位监管和补充。

据媒体报道,目前部分地区已有一些初步进展。然而,目前地方金融监管普遍存在三大难题:监管职责不明确、队伍编制紧张、缺乏执法权,需要后续推进破解。

现金贷迎来“生死劫 ICO定性“违法犯罪”

2017年,互联网金融监管环境日益趋严。“校园贷”、“现金贷”等互金业务被重点整顿,虚拟货币投机行为也被叫停,监管层不断出重拳打击扰乱市场的行为。本就参差不齐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监管政策的“围追堵截”下,开始了一轮真正意义上的“洗牌”,“合规”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近几年,依托于P2P等新兴互联网金融平台,活跃的小额信贷所产生的问题受到了舆论的高度重视。年初,《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相继发布,加上2016年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网贷行业“1+3”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校园贷的整治从2016年就已经开始,2017年监管进一步趋严,排查整治,明确校园贷的退出时间表。2017年5月,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会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杜绝网贷机构发生高利放贷、暴力催收等严重危害大学生安全的行为。随后,校园贷逐渐退出市场。

然而,随后风险点又逐渐转移至现金贷。就在趣店赴美上市谱写资本神话之后,关于“现金贷是否是陷阱贷”的大拷问不绝于耳。由此,今年的12月1日,央行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统筹监管,开展对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随之而至的,还有网络小贷新批设的叫停。

政策密集下发透露出强烈的监管信号:网络小贷、现金贷等业务的“野蛮生长”将在“纠偏”中迎来急刹车。这意味着现金贷小额、短期、“高利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36%的红线将令现金贷平台迎来大转型时代。目前,网贷行业已经进入了整改验收的阶段,银行存管、备案、信息披露,以及发展路径也都已经有法可依。

今年,首次代币发行(ICO)在经历了烈火烹油般的疯狂之后,也引来了监管风暴。9月4日,央行等7部委联合发布公告,正式叫停包括ICO在内的“代币发行融资”。《公告》将代币发行融资定性为“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关于代币的地位,《公告》明确表示,“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到10月31日,比特币交易正式退出国内市场。

此外,正当我国已发展为全球最发达的移动支付市场之后,一些突出问题也受到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例如:客户备付金的安全问题;数据信息沉淀于各支付机构内部,监管部门很难监控,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方面存在较大风险;支付机构各自搭建和银行的直连体系,并且互不兼容、各自为政,浪费社会资源;巨头凭借完善的直连体系和较低的费率形成竞争壁垒,中小支付机构生存艰难;违规从事跨行清算等问题。2017年8月4日央行发文,要求“网络支付业务由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网联的横空出世,也使得整个支付体系纳入监管之下。

展望:从严监管不会放松 功能监管与科技监管是方向

过去一年,在强监管的主基调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钟伟对CF40编辑部表示,中国金融风险加速释放,金融体系稳定性也在逐步提高,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稳定并且在恢复。

然而,金融领域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也正因此,防控金融风险才被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列为三大攻坚战的首要目标。

展望2018年,业内普遍认为,金融业将继续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放在首位,监管机构的牙齿将更“锋利”,监管将更加严格标准更高,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将会加大。

谢平在CF40课题报告《中国金融改革的12个热点问题》中提出,完善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需要将从事类金融业务的市场主体纳入功能监管框架,明确业务规范、监管要求,实现与机构监管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市场约束的积极作用,加强前瞻性监管,防范尾部风险积聚,维护金融稳定。

在原有领域强监管的基础上,对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或将成为2018年的工作重点。

孙国峰在CF40旗下的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上表示,中国金融市场大、发展快,单纯靠人力进行监管,恐怕难以满足监管需要。所以,在中国,RegTech(监管科技)不仅可以用来监管Fintech(金融科技)的发展,还可以满足监管当局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防范和划界能力的提升。

CF40成员、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在CF40旗下金融城主办的“第二届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也表示,未来金融监管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第一,不应按照机构名称分类监管,而应按风险实质监管。第二,从系统重要性的维度去把握创新和监管的平衡,小机构可以给予更大的创新空间和适当的监管容忍度,但金融机构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应接受更严格的监管。第三,防止重要核心资源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垄断。第四,防止历史上出现过的传统金融乱象以金融科技的名义卷土重来,如非法集资、高利贷、庞氏骗局等。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2018-01-04
证监会:整治交易场所乱象 做好对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

2017年12月29日证监会发布了“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938号建议的答复 ”,全文如下:

《关于国家层面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地方交易场所管理办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并征求国务院法制办意见,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各类地方交易场所作为交易平台,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公开性,需要依法规范管理。制定交易场所监管法律法规,对于推动交易场所规范运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和防范金融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对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作出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进一步明确了清理整顿的政策界限和具体措施。针对近一时期部分交易场所违规行为“死灰复燃”带来的问题和风险,2017年1月9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第三次会议,部署开展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工作,各地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落实责任,交易场所违法违规行为得到集中清理整治,滥设各类交易场所和违法违规从事金融业务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由于交易场所类别众多,涉及大宗商品、文化产权及艺术品、金融资产、国有产权、农村产权、林权、矿权、知识产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等多个类别,情况复杂,如何制定统一的交易场所监管法律法规需作深入研究论证。同时,国发〔2011〕38号、国办发〔2012〕37号文件明确规定,“对经国务院或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批准设立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由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管,其他交易场所均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监管,并切实做好统计监测、违规处理和风险处置工作”“各省级人民政府应按照‘总量控制、合理布局、审慎审批’的原则,统筹规划各类交易场所的数量规模和区域分布,制定交易场所品种结构规划和审查标准,审慎批准设立交易场所”“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区各类交易场所监管制度,明确各类交易场所监管机构和职能,加强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据此,省级人民政府对相关交易场所的设立进行审批以及制定审批和监管的具体办法是有明确依据的。

国务院法制办表示,关于行政处罚,现行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如《证券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七十四条对非法开设证券交易场所、非法设立期货交易场所或者以其他形式组织期货交易活动均规定了相关罚则。同时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各地在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框架下,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来解决监管手段和处罚力度不足的问题。

下一步,作为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我会将继续协调督导各地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做好对各类交易场所的清理整顿工作,指导配合地方人民政府积极探索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加强对交易场所的依法监管,整治交易场所乱象,引导地方交易场所走上规范发展道路。

(来源:证监会)


2018-01-04
金融科技将呈现十大趋势 领先科技深度解决行业痛点
导读

2017年12月21日,毕马威中国发布2017中国金融科技50强榜单及行业报告。这是毕马威中国第二年制作KPMG FinTech 50 榜单及报告。对比2016、2017两年入选企业的核心技术分布,可以看到“机器/深度学习”、“区块链”已然成为行业的新热门,而大数据技术仍是被各大金融科技公司运用最多的技术。


2017年12月21日,毕马威中国发布2017中国金融科技50强榜单及行业报告。

这是毕马威中国第二年制作KPMG FinTech 50 榜单及报告。对比2016、2017两年入选企业的核心技术分布,可以看到“机器/深度学习”、“区块链”已然成为行业的新热门,而大数据技术仍是被各大金融科技公司运用最多的技术。

毕马威中国认为,目前,金融业的很多痛点都需要通过技术的应用,以及以技术应用为背景的模式创新实现突破性解决。例如:

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持,通过对个人用户多维度分析,多角度识别客户需求,开展精准营销;

结合生物识别技术,交叉验证用户信息真实性,防止盗用身份套取资金等欺诈行为;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使得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分析相似行为、实现复杂数据环境下的异常交易识别成为可能。 

毕马威中国在对全国数十家领先金融科技公司进行调研访谈后,总结了金融科技领域的十大发展趋势:

一、利用领先科技解决金融行业发展中的痛点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政策改善和技术进步推动下,产业升级不断深化,呼唤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但是,传统金融行业仍面临诸多发展中的痛点,例如:

金融资源对接实体经济不足;

金融产品的宣导效率和质量低;

金融服务流程繁琐成本高;

金融服务中欺诈现象增多,等等。

与此同时,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领先科技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临界点。这些技术中较为成熟的部分,可以为金融业 发展提供突破性的技术方案,深度解决传统金融行业中的痛点。 

二、传统金融机构发力金融科技转型

传统金融机构今年来正积极探索金融科技转型之路。2017年以来,以工、农、中、建为代表的四大国有银行均与BATJ展开“一对一”的战略合作;下半年,中信和百度联手的结晶百信银行正式成立,这也是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这些现象都深度体现了传统金融机构拥抱金融科技转型的决心。

三、各类型机构取长补短、深入合作

毕马威中国认为,传统金融机构在中国经济变革时期有战略转型动力,风险投资机构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效资本配置能力,而金融科技公司则具备创新的技术与快速灵活的团队, 他们的深入合作将形成良性互动。

此外,专业技术公司也与中小金融机构展开合作,今年PINTEC(品钛)与哈尔滨银行,郑州银行,新网银行,民生证券等都展开了合作,为金融机构提供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金融产品研发服务。

四、金融科技企业技术输出转型

金融科技在提升传统金融业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有极大的优势。对于需要引入更多互联网基因的金融机构来说,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弥补自己的短板、享受技术红利。已经有不少金融科技企业做出了成功示范,转型成为金融科技服务集团,专注于提高自身大数据处理技术和金融科技产品研发能力,用科技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为传统金融及各类企业提供高效 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五、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正在迅速推广

今年,人工智能在应用层面已有不少成功案例:部分领先银行已经开始运用视频识别技术识别重要客户、识别陌生人员与可疑行为,在实现个性化服务的同时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在移动领域,可以通过面部识别实现远程身份认证,用户根据系统提示完成指定操作,即可进行解锁、支付和授权等功能。此外,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智能投顾、智能投研和金融知识图谱等应用场景也正在崭露头角。

六、非科技引领的金融创新有可能剑走偏锋

毕马威中国认为,脱离了领先信息科技应用带来的金融业态模式变化和效率提升、过分强调形式创新和利益驱动,很可能会导致短期金融套利行为的出现,创新的价值会大打折扣,甚至剑走偏锋,走向引发重大风险的误区。只有以领先科技为支撑点的创新,才能够成为金融业价值经营的突破口。

七、金融科技发展需关注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

金融科技的迅速推广,带来了普惠金融,同时也使针对普罗大众的消费者教育工作更具挑战性。金融科技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捕捉,进而用以进行有效的投资适当性评估。金融科技企业还可以通过智能客服技术,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产品风险教育,并根据已有的国际实践、恰当践行相关的政策法规、遵从行业规范,实现最大限度的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八、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监管

金融业风险具有四大特征:长期性、隐蔽性、重大性和负外部性。当前,金融科技创新在大数据运用、信息安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给现行监管带来了挑战。但是,监管和创新发展之间并不矛盾,监管体系可以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构建促进创新探索的有效机制,在可控范围内为创新提供支持。

九、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需要全局观

毕马威中国认为,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七大金融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并未因为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而消失。在新的技术环境下,这些风险很可能以更具隐蔽性、波动性和挑战性的形式展现。因此,任何接触金融业务的企业都要关注这些风险,在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发展业务的同时,培养识别风险的洞察力,打造更为智能化、数字化的主动风险管理能力,实现企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十、利用领先金融科技解决系统性风险管控问题

传统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往往难以通过精准的数量化方法进行监控,监管的实效性也较为欠缺。而在金融科技普遍应用的今天,科技的采用提供了更多的有效管理手段。生物识别、大数据和区块链等领先信息科技的应用,为建立金融科技创新环境下的公共信用服务体系带来了可能。通过领先科技创新,不仅可以为解决微观层面信用评估提供高效解决方案,还能为监管机构提供强有力的工具,通过广泛的数据平台开展实时数据采集、异常交易分析与高效宏观监控。

(来源: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


2017-12-29
深圳互金整治办发文:排查互联网平台与地方各类交易场所合作情况

摘要: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一则通知透露,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下发《关于排查辖区互联网平台与地方各类交易场所合作情况的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一是规范开展业务,加快合规整改;二是自查自纠“现金贷”业务;三是自查交易场所合作业务。

12月28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一则通知透露,继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6月下发《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64号)后,又于近日下发《关于排查辖区互联网平台与地方各类交易场所合作情况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145号)。

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名为《关于督促网贷机构开展业务自查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根据《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141号)、《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网贷整治办〔2017〕57号)《关于排查辖区互联网平台与地方各类交易场所合作情况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145号),以及深圳市金融办规范整顿网贷机构业务工作的要求,督促各会员单位针对现金贷、交易场所合作业务等开展自查工作。

一是规范开展业务,加快合规整改。包括:(一)不得撮合或变相撮合不符合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借贷业务;禁止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以及设定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罚息等。(二)不得将客户的信息采集、甄别筛选、资信评估、开户等核心工作外包。(三)不得撮合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参与P2P网络借贷。(四)不得为在校学生、无还款来源或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提供借贷撮合业务。不得提供“首付贷”、房地产场外配资等购房融资借贷撮合服务。不得提供无指定用途的借贷撮合业务。

二是自查自纠“现金贷”业务。对“现金贷”业务开展自查自纠,报送“现金贷”业务规模、存量违规业务规模及下一步整改计划,并形成自查整改报告。“助贷”机构应报送业务开展情况,严格按照141号文要求规范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相关报告于2018年1月5日前报送。

三是自查交易场所合作业务。对与地方各类交易场所违规合作业务开展自查自纠,填报与地方各类交易场所合作情况统计表,并于2018年1月3日前报送。

相关内容


另据网贷天眼报道,12月25日,广州市金融局下发了《关于转发省互金整治办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和参与“现金贷”业务相关通知的函》(以下简称《验收函》)。《验收函》要求,各区金融工作部门应价促各网贷机构加快整改进度,如P2P平台整改计划中整改完成时间与57号文相冲突的,须要求机构调整整改完成时间,原则上在2018年2月底前完成。

广州监管部门和深圳互金协会的上述通知,意味着网贷合规整改正进入收尾阶段,从上述通知的时间节点看,广东地区备案工作或将于2018年春节前后正式启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12-29
交易所之家钟帮武:2017年中国各类要素交易场所十大盘点

前言:2017年,注定成为近年来中国权益类、商品类要素交易场所最为煎熬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回头看”贯穿全年行业走势、清整办文件陆续下发、白名单VS黑名单公示、国家级要素交易场所稳步推进、金融资产交易场所迎来规范、股权交易场所基本整合完毕、微盘微交易整体关闭、邮币卡发售全面叫停、商品类交易场所关停并转、清算所迎来多元化发展。同时,行业模式迎来转型期,部分省市已开展创新模式试点。交易所之家创始人钟帮武将按照事件发生的脉络关联,从十大领域,对2017年各类权益类、商品类要素交易场所发生的重点事宜进行盘点。

一、第三轮清理整顿来临 “回头看”贯穿全年

关键词:“回头看”   影响程度:十颗星

2010年至今,国内各类交易场所出现过三次规模较大的清理整顿。2011年年底,国发38号文下发,标志着第一轮清理整顿工作拉开序幕。第一轮清理整顿重点为文交所份额化及中远期电子盘,最终清理整顿效果显著,国内文交所份额化交易全面叫停,中远期电子盘也陆续退市、停盘及转型。

2014年年初,第二轮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上演。此轮清理整顿主要针对贵金属、原油OTC模式。清整联办2014年6月底发布《关于开展各类交易场所现场检查的通知》(清整联办28号文),一度在行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份文件的发布,标志着第二轮清理整顿的官方锣声已经正式敲响。

2017年1月9日,交易场所第三次清理整顿会议北京召开,证监会主席主持会议,部委及各省市金融办120余人参加。按国务院要求,深入开展一次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活动,用半年时间集中整治。


1月底,各省市召开“回头看”工作实施会议,江苏率先召开会议及出台文件,其中重点提到微盘、otc立即下线,发售类模式限期调整及退市,作为文交所行业标杆省份江苏省的从严态度,致使全国各地从业者感觉到此次整顿的执行力。湖北省、福建省等其他各地区陆续出台“回头看”实施方案。关键词“回头看”贯穿2017年交易场所第三轮清理整顿全程,预计2018年,全国各省市交易场所“回头看”工作将阶段性完成。

二、清整联办“文件”陆续下发

关键词:29号文件、30号文件、31号文件、49号文件

影响程度:十颗星

2月3日,《关于商请督促商业银行限期停止为违规交易场所提供金融服务的函》清整联办29号文件下发,督促商业银行限期叫停未验收通过交易场所银商接口。要求省级人民政府于2017年3月15日前在政府网站公示违规交易场所“黑名单”。


3月初,清整联办〔2017〕30号)《关于印发〈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纪要》被曝光,第一次官方发布交易场所摸底数据,各部委明确分工,证监会、公安部、银监会、中宣部、网信办、最高院各自细化分工。

3月16日,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清整联办[2017]31号文《关于做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前期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下发,未验收通过的交易场所采取“五停止”(停止开新户、停止开新仓、停止上市新品种、停止增会员、停止业务宣传),呼吁各省市2018年交易场所按类别有序整合,原则上一个类别一家。

7月11日,部际联席会议北京召开邮币卡专项会议,清整联办[2017]49号文《邮币卡类交易场所整顿工作专题会议纪要》曝光。文件要求文交所、商品类、权益类交易场所禁止开展邮币卡品种,确实有必要设立的,专业类邮币卡平台每个省原则上最多一家,且采取协议交易方式经营。

三、白名单VS黑名单公示

关键词:名单   影响程度:九颗星

   黑名单

   清整联办29号文件等相关文件提及,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通过政府网站公示违规交易场所“黑名单”,据“交易所之家”统计,国内已有18个省市公布总计338家黑名单,其中80%以上为经纪会员单位。


白名单

2017年6月30日,山东省金融办官网发布《关于已经通过检查验收的交易场所名单的通告》,公布验收通过的权益类交易场所及开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的交易场所名单共计27家交易场所名单。

2017年8月14日,江西省金融办官网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通过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检查验收交易场所名单的通告》,海峡交易所、江西省产权交易所等6家交易场所完成验收。

2017年9月18日,海南省金融办官网发布《关于公布通过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检查验收交易场所名单的通告》,6家交易场所完成验收。

据“交易所之家”统计,国内已有9个省市公布验收文件,即行业内称为的“白名单”,其中江西省、山东省、海南省通过省金融办官网公示,公信力较强。同时,多家行业媒体曝光陕西省、河南省、四川省、甘肃省、浙江省、贵州省部分交易场所验收文件。其他省市也将陆续公布辖区交易场所“白名单”。

四、国家级要素交易场所稳步推进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场所、保险交易所、水权交易所

影响程度:八颗星  

近年来,国务院及国家发改委连续下发文件,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七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试点省市也陆续成立区域环境交易所、碳排放交易所等交易机构。在探索及研究过程中,已开展碳排放交易试运营工作。2017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国务院同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已经印发,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基于上海、湖北两地的试点经验和自身优势,将分别牵头组建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注册登记系统。


由中国保监会牵头筹建的国家级要素交易场所--上海保险交易所2017年各项发展稳步推进。2017年年底,上海保交所财险共保交易结算平台正式上线,上海保交所财险共保交易结算平台为财险共保业务提供交易撮合、数据清分、资金结算、信息查询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实现共保结算的标准化、集中化、规范化。

中国水权交易所是由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批准,由中国水利部、北京市政府联合发起设立的国家级水权交易平台。具备了公开挂牌、单向竞价、协议转让等交易功能。北京市将中国水权交易所确定为“十三五”重点扶持交易场所。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上海票据交易所、中国水权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均由国家部委牵头组建,国家级要素交易场所近年来稳步推进,充分发挥要素交易场所助力服务实体经济的显著作用。

五、P2P借道金交所 金融资产交易场所迎来规范

关键词:等额拆分

影响程度:八颗星

监管落地之后,P2P网贷行业整体将面临合规性考验,而P2P网贷与金融资产交易所合作似乎成为了一条行业内公认的能够规避“资产超额”的可行途径。业内纷纷传出P2P网贷平台与金融资产交易所“牵手”合作的消息。

针对P2P网贷平台借道金交所出现的部分涉嫌违规行为,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清整联办[2017]31号文《关于做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前期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下发,其中重点披露部分金融资产交易场所涉嫌将权益等额拆分、涉嫌突破权益持有人200人限制、涉嫌违规宣传等行为。


针对涉嫌违规的金融资产交易场所,文件要求将严格按照国发[2011]38号、国办发[2012]37号文件有关规定,要求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停止将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后发售给投资者,只能将权益进行整体转让。对于已出售的权益资产,可由资产出售方进行回购等方式,逐步实现产品下架。规范私募债券交易行为,不等通过拆分、代持等方式变相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或单只私募证券持有人数上限。

六、股权交易场所基本整合完毕 新四板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

关键词:新四板

影响程度:八颗星

2017年1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对各省市区域股权交易场所“四板市场”的定位和监管,经营规范等内容,提出明确意见。作为多层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因缺乏顶层规范,快速发展的同时,系统性风险也在逐步增加。随着体系化监管规则的发布,四板未来的走向与规范,也有了清晰的参照路径。


 作为多层资本市场体系的“塔基”,从2008年以来,全国各省陆续批设了一批区域性股权市场。数据显示,已有40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1.6万家,展示企业5.94万家,为企业实现融资2871亿元。而规范其市场,也一直是监管层重点建设的内容之一。

此次《通知》从顶层提出了约束和指导意见,并划清了四板红线。这对于各地实现其区域性股权交易所的规范发展,拓展本地市场融资、投资渠道,提供了明确的参考与方向。

除对区域性市场发展提出原则性要求外,《通知》还明确了一地一家运营机构要求,以及可发行转让的证券品种范围,并划定了合格投资者门槛。按照新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运营机构负责组织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活动,对市场参与者进行自律管理,保障市场规范稳定运行,省级人民政府须公告运营机构名单并向证监会备案,已设立运营机构的,不再设立,已设立两家(含)以上的,须明确时间表,推动整合为一家。

此举意味着,各省的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将各自合并,各省“股权交易中心”、“股权交易所”、“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机构,将会被统一整合为一家平台。

七、支付通道清查微盘、微交易整体关闭

关键词:微盘、微交易

影响程度:九颗星

近年来,随着贵金属、原油OTC模式的全面叫停,较多相关机构缩小合约价值做成“迷你”合约,迁移到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网站等平台上吸引个人投资者进行交易。

2017年3月16日,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清整联办[2017]31号文《关于做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前期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下发,其中指出,“微盘”交易具有交易模式普遍违规、高风险高杠杆、资金安全存在隐患、投资者保护缺失、违规宣传、诱导性交易、逃避监管,甚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问题。

具体而言,现货交易场所“迷你”版的“微盘”模式违反了国发[2011]38号、国办发[2012]37号文件不准以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等禁止性规定;类“二元期权”“微盘”模式涉嫌聚众赌博,有的还涉嫌诈骗。

据相关媒体爆料,腾讯内部已筛查出的微交易企业黑名单已高达1055家。因微盘交易市场庞大且灵活多变,不排除部分小平台暂为“漏网之鱼”。随着腾讯方面筛查逐渐严谨,微交易入金功能被全部叫停。

随着微信支付及其他相关银行、支付通道的关闭,国内微盘、微交易全军覆灭,部分已转型其他模式或其他产品。

八、邮币卡发售全面停盘  何时复盘?

关键词:停盘类证券

影响程度:九颗星

自2013年南京文交所率先上线邮币卡电子盘以来,国内迎来了邮币卡电子盘疯狂发展的三年,至2016年年底,国内已有100余家邮币卡电子盘,其中包含文交所、商品交易场所、产权交易所,甚至有棉花交易市场、酒类交易所开展邮币卡电子盘。其中有多家邮币卡电子盘投资者超过百万规模,参与群体遍布全国,外盘、直销团队的进入,继续透支邮币卡电子盘行业。

 

2017年1月份,第三轮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拉开帷幕,邮币卡发售模式成为重点清理整顿对象。各省市召开“回头看”实施工作沟通会,责令邮币卡电子盘整改、停牌、退市,国内主流邮币卡电子盘陆续停止上新品、停止开立新户、停止交易。

相关媒体报道,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召开联席会议。会上,邮币卡定性为印刷品,而非艺术品,即文交所职责范围内的艺术品经营监管归口文化部,而邮币卡业务则不是;接下来,文化部将围绕《办法》所规定的艺术品范围及其经营范围对文交所开展的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邮币卡电子盘监管职责归地方政府。而相关人士表示,此次文化部的“甩锅”,让整个邮币卡参与群体倍感不安。

630并没有等来邮币卡电子盘行业的结论,7月11日,部际联席会议北京召开邮币卡专项会议,清整联办[2017]49号文《邮币卡类交易场所整顿工作专题会议纪要》曝光。文件要求文交所、商品类、权益类交易场所禁止开展邮币卡品种,确实有必要设立的,专业类邮币卡平台每个省原则上最多一家,且采取协议交易方式经营。同时,某地区金融办强制要求执行“T+5”消息将邮币卡电子盘会员群体情绪激化,北京、江苏等地区爆发多次上访、维权事件。

据多家媒体报道,江苏省正在推进成立一家新邮币卡交易中心,并已召开新邮币卡交易中心的股权分配会议,将由南京文交所联合江苏文交所共同发起成立。也有多方渠道消息表明,2018年3月份将完成清理整顿验收工作,其他各省市也在观望江苏邮币卡整合方案实施情况,已停盘邮币卡平台何处何从,将继续关注。

九、商品类交易场所“关停并转”  如何突围?

关键词:关、停、并、转

影响程度:九颗星

商品类交易场所近年来在交易模式方面,经历数次被动变迁。2009年探索开展的中远期订单交易模式,因银商转账产品未完善,出现部分挪用客户保证金事件,造成整个中远期订单交易模式的被否认。

2012年,天津某商品交易所号称全球首创的连续现货交易模式成为时下商品类交易场所模仿、追随的创新模式。该交易所董事长更因交易所的蓬勃发展,荣获2013年第十四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

2013-2014年,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的分散式柜台模式成为时下商品类交易场所效仿的另一对象,贵金属、原油成为部分“不务正业”商品交易场所的主要经营品种。

2015-2016年,邮币卡电子盘又成为部分商品交易场所的标配,前文提到,棉花交易市场也开展邮币卡业务。近年来部分商品类交易场所的“不务正业”也造成不良后果,今年多地区频繁诉讼,广西、青岛、甘肃部分商品类交易场所败诉。

2017年3月16日,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清整联办[2017]31号文《关于做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前期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下发,呼吁各省市2018年交易场所按类别有序整合,原则上一个类别一家。数量规模较为庞大的商品类交易场所将迎来分类整合、转型的关键节点。

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期间,上海期货交易所以《推动产品业务创新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为主题开展专场活动。上海期货交易所大宗商品服务部针对上海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交易平台的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进行了介绍。近年来,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已发力筹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港交所前海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也加快了筹建进度,国内商品类交易场所将迎来强力竞争,如何突围,将成为从业群体共同面对的课题。

值得欣慰的是,国务院下发支持供应链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多家老牌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也依旧以现货订单交易模式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山东省也在持续探索介于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大宗商品试点工作,调期交易、订货权排期交易逐步开展试点。望2018年的商品类交易场所能不忘初心,回归本源,也希望行业监管部门给予模式创新及探索的政策环境,不局限于“六不准”,能较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模式即为好模式。

十、结算及风控并重  “清算所”迎来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登记结算、监管

影响程度:九颗星

江西联交运求实创新——建设“江西样板”工程

江西联交运于成立之初即创新提出的“事前——统一监管”、“事中——集中登记结算”、“事后——风险平准基金”及行业自律组织等“三位一体+行业协会”的交易场所非现场辅助监管风险控制闭环体系已正式搭建完成,成为目前国内领先的集统一监管、登记结算和多种服务于一体的辅助监管运营机构,建设出地方金融辅助监管的“江西样板”工程。截至2017年12月1日,监管和结算平台共上线了10家交易场所。

广州商品清算中心试点建设“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

“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将实现“四个业态全部接入”,即全市大的交易平台全部接入、全市P2P平台全部接入、全市小贷公司全部接入、全市融资担保公司全部接入。在此基础上,逐步将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典当等其他地方金融业态纳入非法集资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控范畴,实现广州市金融风险防控360度无死角,让违规企业无处遁形。

其他省市“清算所”逐步发力

山东省交易场所管理办法出台,交易场所应按照监管需要接入全省交易场所统一登记结算平台,交易信息系统及业务操作规范应满足统一登记结算平台的要求。鲁清所依托山东省介于期货与现货之间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试点,已先后与华东石油交易中心、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完成资金结算对接工作。

福建交易市场登记结算中心也已先后对接包含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福建海丝商品交易中心等十余家辖区交易场所。

陕西、甘肃等地区,也在加快省级清算中心的落地工作。预计未来,各地区清算所将以资金结算与地方金融风险监控多元化发展,服务地方金融监管,为交易场所创新发展提供资金安全保障。

(来源:交易场所之家)

2017-12-27
【新华社】 江西:金融监管成效初显 未来监管任重道远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江西省在着力加快全省金融发展的同时,坚持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头等大事,通过创新防范模式、定期专项整治等举措,认真履行地方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崔璐)在全国率先出台网络小贷公司监管指引等政策、建立大数据非法集资监测预警系统、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具有全国示范经验---今年以来,江西省在着力加快全省金融发展的同时,坚持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头等大事,通过创新防范模式、定期专项整治等举措,认真履行地方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出台法规建立预警 金融风险管理成效初显

今年,江西省金融业总资产突破4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预计突破1200亿元,增长超过15%,金融业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10%,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在将金融做大做强以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防控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方面,江西省也取得一定成效。

首先,积极出台地方性的金融监管法规和条例。针对防范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业务风险,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西省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指引(试行)》。在地方资产管理方面,今年10月,江西出台《江西省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

此外,江西省开展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工作5月在全国古田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今年12月,中国证监会清理规范各类交易场所工作交流培训会在江西省召开,江西省作为6个先进省份之一在会上介绍了清整经验。

创新风险防范模式 定期整治坚决守住底线

严监管是贯穿2017年金融领域的主题词,江西省通过创新风险防范模式、定期专项整治等举措,认真履行地方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法媒银”是江西省在强化信用风险防范的全环链建设中的一个创新模式。“法媒银”全称“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是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江西日报社、江西广播电视台和18家银行金融机构在全国首创的集中曝光和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网络平台。据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截至2017年11月30日,江西“法媒银”平台曝光惩戒了3.8万名“老赖”,其中7132人履行了义务,标的额达6.51亿元。

“金融与互联网融合,既可以扩大服务,也可能放大风险。”有专家说,互联网金融引起的风险涉众性强、业态变异迅速,风险识别和防范的难度较大。今年以来,江西省陆续将“校园网贷”“现金贷”“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等纳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对16家P2P网络借贷平台、1家无证支付机构及时进行排查清理,关停3家“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对江西省4家涉及校园贷的企业分类整治,全部停止校园贷业务。

多种风险压力累积 地方金融监管任重道远

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的信号看,严监管和防风险仍将是金融领域今后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

一些人士指出,不良资产风险、影子银行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非法金融活动风险等持续累积,给地方金融监管带来较大压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日渐明显,金融脱媒特别是P2P、众筹等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金融服务、金融组织、金融产品体系的日益发展,对目前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制度体系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来源:新华社)



2017-12-27
央行徐忠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金融安全是改出来的,不是保出来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日在京闭幕,周四,人民日报经济版“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专题,刊发各方专家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解读。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称,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深化改革,努力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改变过去的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完善鼓励原创的外部环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扭转过去唯GDP论的衡量标准。 

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提到,金融安全是改出来的,不是保出来的,改革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唯一出路。要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强化对企业债务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变化情况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和防范,统一资产管理业务的标准规制,强化实质性和穿透式监管。

央行徐忠的解读全文如下:

重点防控金融风险

近年来,宏观审慎政策不断完善,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体看,我国金融形势是好的。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是处在深刻转型期和关键跨越期的中国经济,过去经济高速增长掩盖下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正在持续暴露,金融改革处于攻坚阶段。 

要防范金融风险,首先必须认识到,金融安全是改出来的,不是保出来的,改革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唯一出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下一步,一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二是不断加强风险监测与评估,强化对企业债务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变化情况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和防范;三是统一资产管理业务的标准规制,强化实质性和穿透式监管;四是加快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五是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六是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七是履行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八是加快完善存款保险风险监测和早期纠正机制,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市场化风险化解机制的作用。

(来源:交易中国)


2017-12-21
红谷滩新区:厚植优势聚实力 拓展内涵助腾飞



    乐于创新,敢于突破。从北京银行大楼金融运营中心落成到江西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的顺利打造......这里的金融业发展硕果累累,灿若繁星。

  山海筑梦,勇往直前。从一座座新兴商务楼宇接踵矗立,到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这里的楼宇经济栉风沐雨,不断壮大。

  匠心独具,创领未来。从打造全国首个VR产业基地到世界VR产业大会即将举办......这里的VR产业发展以“智”起步,绘就出高速发展的梦想蓝图。

  美善之区,畅游无限。从万达文化旅游城的无限欢乐到绿地国博城一个个特色展览......这里的旅游、会展欣欣向荣,潜力无限。

  拥抱着最好的时代,红谷滩新区成为最热的追梦热土!

  到底是什么,拨动了红谷滩新区发展的琴弦?

  2017年,围绕建设省、市“五大中心”目标要求,紧扣“一核两重”产业发展战略,红谷滩新区全体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强攻产业、推进项目建设,按照“产业优先、发展至上、项目支撑、服务高效”十六字方针,扎实推进“三次开发”事业,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全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该区按照“一产退出、二产淡出、三产突出”产业发展定位,充分利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的调整期,以全省金融商务区为核心,以商务楼宇为产业发展重要载体,做大产业平台、做优产业特色,做强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从建筑和房地产业“一业独大”迈入了服务经济“多点开花”的新阶段,形成了以金融保险、楼宇经济、总部基地、文化创意、软件和服务外包、商贸物流、文化会展旅游、宾馆餐饮和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关键词:江西省联交运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深布局——金融业成为核心主导产业

 一个城市的经济爆发式增长往往产生于最核心的地段,而环境优美的滨江地带往往就是城市的经济中心。正如浦东陆家嘴之于上海,红谷滩新区如今已经成为南昌市最具魅力的地方。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汇丰银行、中航证券、中信证券、中国人寿、华夏人寿、太平财险、恒邦保险、中国信保……走在红谷滩CBD街头,各类金融机构的标识随处可见。


自2012年6月江西红谷滩金融商务区正式启动建设以来,红谷滩新区工委、管委会紧紧围绕“三年基本成型、五年全面建成”的总目标,积极引进金融监管机构、境内外各类金融企业、各类金融要素交易市场和新兴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入驻,实施区域聚集、产业聚集、政策聚集、资源聚集的战略,着力打造“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具有国际视野”的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目前已实现“基本成型”目标。

  经过多年强力推进,江西红谷滩金融商务区建设基本成型,现已汇集传统金融机构、新金融、类金融以及各类金融服务机构715家,其中传统金融机构及监管机构105家,新兴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配套机构610家。仅2016年,该区就新引进了兴业证券江西分公司、江西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西省分行、中泰证券江西分公司、江西省联交运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国投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等243家金融机构(企业),其中传统金融机构21家,243家机构中234家已开业。

  进入2017年,全新打造的新型金融创新产业园聚集了互联网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P2P、金融电商、商业保健等各类互联网金融业态共同发展,以博能中心二期为中心,辐射周边,目前已签约入驻博金贷、小猪理财、壹心贷、今时贷、禾泰财富、点石金融、来融金融、汇创金融、小赢科技等9家互联网省级龙头企业,总注册资本金达3亿以上,同时拍拍贷、挖财、天源迪科、51信用卡等多家互联网金融龙头企业正在洽谈入驻园区。其中,博金贷是江西省首家混合所有制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及大数据风控手段,吸引全国资金汇入江西,支持江西实体经济发展。成立短短三年,即成为中部六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金融商务区金融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红谷滩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红谷滩新区的定位,是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总量和占比,加入推进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其中金融服务业是重要的一环,金融业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关键词:楼宇经济

蓄实力——楼宇经济提质发展

帮入驻企业招聘员工;组织楼宇中的白领开展青年交友联谊会;举办“充电”课堂,由企业自己选择所需的课程……2017年5月,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在绿地中心双子楼成立了全区首个楼宇党群服务中心。这意味着该区搭建起了企业与党委、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今后写字楼里的企业遇到了问题,可以就近享受到优质服务。


楼宇党群服务中心的建立,是红谷滩新区大力助推楼宇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强大的城市转型动力驱动下,红谷滩新区正在释放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一座座新兴商务楼宇就像一个个巨大的磁场,集聚着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形成显著的“财富效应”。围绕产城融合发展、楼宇经济提质发展,该区制定和出台了《红谷滩新区关于促进楼宇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并通过设立新区楼宇经济发展基金,运用市场化和专业化模式引进和培育一批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孵化和培育一批具有高度聚集效应的商务楼宇。

  现在,驱车行驶在赣江中大道,一栋栋现代化高楼气势恢弘,特别是沿江区域一大批楼宇拔地而起,构成了“一江两岸”一道最美风景线。截至2016年底,全区已投入使用的5000平方米以上的重点商务楼宇74幢(其中百米以上楼宇14幢),总面积为582万平方米,平均入驻率达75%;全区商务楼宇入驻企业3345家,南昌万达城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恒邦财险、东亚银行、中国瑞林集团、用友软件集团、江西移动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云集,入驻楼宇的企业类型涵盖金融、商贸、信息、科技、文化、酒店等多个行业,提供就业岗位5.5万个;商务楼宇税收占全区全口径税收的30%,联发广场、鼎峰中央、中航国际广场、万达中心等15栋楼宇年税收超过亿元,新地中心、新龙大厦等6幢楼宇税收超过5千万元,中江国际大厦、峰创国际等18幢楼宇年税收超千万元。

  “今年,北京银行大楼金融运营中心成功落成,作为我区第一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总部大楼,目前已经引进南昌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及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红谷滩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银行南昌分行近年来紧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振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战略的契机,持续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和综合金融支持。截至2017年10月末,在江西累计投放资金超过1400亿元,此次落户红谷滩新区,将在未来对助力红谷滩新区楼宇经济、金融业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一大批商务楼宇投入使用和自主化、市场化等多种形式招商的重磅“出击”,红谷滩新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眼球”,成为现代都市新的“掘金之地”,人才、企业、资金、信息的集聚效应也在短时间内开始凸现。

关键词:VR产业

谋未来——VR产业起跑发力

    虚拟现实(VR)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引领时代潮流的前沿科技之一,被认为是继电脑和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更被全球信息产业奉为新的“风口”。

 2017年11月,江西省正式公布的《2017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拟支持项目公示》,红谷滩新区的江西虚拟现实实业有限公司、南昌世弘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微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星宇时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顺利获评“虚拟(增强)现实”单项;《江西省高企认定工作办公室关于公示江西省2017年第二批拟报备高新技术企业名单》中,红谷滩新区的小核桃科技有限公司也顺利通过审核。

  一波企业被“发小红花”,让红谷滩新区的VR产业发展显得格外亮眼。自从2016年2月,南昌市召开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全球发布与推介会,打响了发展VR产业的“集合令”以来,作为南昌市发展最具活力的红谷滩新区迅速行动,围绕南昌市打造全国“城市级VR产业基地”目标,承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助推江西绿色崛起与转型升级为出发点, 抢占产业制高点,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蛙跳式发展,为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加速跨越提供有力支撑。

  现在的红谷滩新区,已经设立了1个10亿级的VR天使基金,引进北京理工大学、欧菲光、中国网库、3glass、ODG、知觉股份、钜典影像等企业和研究机构,由中航信托、戴尔中国、联创电子等业内重点单位发起的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人机智能产业发展促进会在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隆重揭牌,为新区产业升级注入了无限的发展动能。


关键词:旅游、会展

 绘美篇——旅游会展业不断壮大

目前,红谷滩新区已有万达文化旅游城、绿地国博城、九龙湖公园、赣江市民公园(一、二、三、四期)、秋水广场等将文化、休闲、旅游有机融合的项目。2016年底,绿地303观光厅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今年,万达文化旅游城预计实现客流1000万人次,其中万达主题乐园预计实现客流100万人次。为充分宣传红谷滩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商旅融合发展项目,该区还重点推进了南昌军事主题公园(军事装备展示中心)、省博物馆、省文化图书城等一大批高端产业项目的建设,积极开展旅游节庆活动,重点发展会议旅游产品、休闲度假产品、商务休闲旅游产品和都市观光旅游产品,创出红谷滩新区山水城区的旅游品牌。值得一提的是,杉杉奥特莱斯广场、沃尔玛南昌乐世界购物中心相继盛大开业,不但完善了南昌市的城市配套,丰富了南昌市的商业业态组成,而且给南昌市及周边区域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休闲、旅游、购物好去处。

  与此同时,红谷滩新区的会展也蓬勃发展。会展业是“城市的面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缩影,会展业的繁荣与兴盛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今年11月22-24日,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接待第三十三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总展览面积近10万平米,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080家参展企业参展,累计观展人数近20万人次,刷新了南昌有史以来的展览规模,抒写了江西会展业新篇章,成为了江西成功迈入会展经济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今年以来,红谷滩新区成功举办了第33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不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全年举办的会展活动将达40个。

  弄潮儿向涛头立,面对新的历史性机遇,怎样才能继续推动新区跨越发展?红谷滩新区如今正在用理性的思考、创新的精神书写这份答卷。

(来源:南昌全媒体中心)



2017-12-20
绿色金融宋清辉:江西具备发展绿色经济的良好条件
导读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在当下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期,绿色金融的需求正持续扩大,绿色债券具有清洁、绿色、期限长、成本低,一般审核程序更快,申报走通道,不受发债额度指标限制等特点,江西生态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绿色经济的良好条件,推进融资模式创新探索发行绿色债券,可以成为刺激绿色产业发展的“金融杠杆”。

11月底,江西首个绿色金融事业部落户赣江新区经开组团,而赣江新区是国家5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过去银行发放贷款,考虑得多的是抵质押物是否充足等硬性指标。现在,江西倡导绿色信贷,银行就会重点关注其客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及相关风险,包括与能耗、污染、土地、健康、安全、移民安置、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有关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从而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业内人士这样解释什么是绿色金融。

让金融更绿,撬动低碳经济发展

“接了订单,资金不足,到时候可能有违约风险;不接订单,又错失了企业做大做强的良机。”因企业可抵押的资产已无法支持其贷款需求,婺源县五龙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为一笔国际订单着急不已。然而中行上饶分行还是最终决定为企业提供500万元的出口财园信贷通支持。“除了深入分析企业经营情况、结算方式、资金回笼账期等情况后,还综合考量企业经营对环境与社会的贡献,这也是绿色金融的一次有效尝试。”江西这样的企业有许多,绿色金融产品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江西财大投资系教授李思敏认为,从“两高一剩”行业所涉及的水泥行业、纺织行业等退出潜在高风险贷款;支持生活污水处理、工业企业废水处理和半导体照明等高科技新兴产业的节能减排贷款。这一做法既降低了落后产业的潜在信贷风险,同时又使该行抢先进入一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新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今,绿色信贷向低碳经济的倾斜转件受到银行的青睐。

“过去银行发放贷款,考虑得多的是抵质押物是否充足等硬性指标,对于客户造成的环境影响基本不做评估。现在,江西倡导绿色信贷,银行就会重点关注其客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及相关风险,包括与能耗、污染、土地、健康、安全、移民安置、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有关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从而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江西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绿色债券让城市告别“看海”

家住江西萍乡市万龙湾苏州街的赖芬,以往一到雨季,家门前的街道就会出现积水甚至看“海”的情景。而在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6月份,萍乡市主城区降雨量超过460毫米,然而83个积水点无一内涝,这要得益于当地梳理水系、建设雨水存蓄系统所构成的大海绵体。在这背后,离不开江西绿色金融的支撑。

在支持萍乡海绵城市的同时,国开行江西分行还重点支持了江西污水管网项目、南昌市八湖两河引水活化综合整治工程、共青城珍珠湖水利综合治理、赣州油茶产业高产生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向九江市“两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莲花县农村中小河流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等绿色信贷项目投放专项基金45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在当下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期,绿色金融的需求正持续扩大,绿色债券具有清洁、绿色、期限长、成本低,一般审核程序更快,申报走通道,不受发债额度指标限制等特点,江西生态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绿色经济的良好条件,推进融资模式创新探索发行绿色债券,可以成为刺激绿色产业发展的“金融杠杆”。

为农业撑起一片天然屏障

大余县一农民吴芳寿,2010年在大余县河洞村横坑组承包林地2512亩,因资金不足,一直无法扩大种植规模及升级种植技术。得益于江西险资支农支小项目,吴芳寿获得了190万元保险资金,新采购了10000棵杉树苗,还另外承包了800亩的林地。

尝到保险甜头的林农不止吴芳寿。今年1月,赣州市有2户中小企业和11户农户通过“险资入赣”获得了发展资金。其中,赣县沙地镇养鸭专业户曾海生获得95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养殖周转资金及扩大养殖规模资金问题;信丰县五洋水电站获得了2000万元,解决了后续机组、变压器等的购置资金问题,有效改善了当地农村用电及种植灌溉。

江西省保监局相关负责人称,人保集团联合江西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在赣州成功开展保险资金直投支农支小试点工作,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向涉农企业和小微企业等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今年7月,江西省明确全面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健全环境损害赔偿机制。

打造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

今年9月,江西省提出,按照“一区域一特色”的金融产业空间布局思路,着力打造一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大金融核心区、若干金融特色街区、一批县域金融创新园区四个层面的金融产业构架,形成多层次金融产业空间支撑体系。充分发挥赣江新区区位、产业、资源、生态优势,打造以赣江新区为主体的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目前,赣江新区凭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金字招牌,成为金融家们眼中的“香饽饽”。

数据显示,截止9月末,江西全省绿色信贷余额1478亿元,同比增加377亿元。绿色企业融资结构不断改善,推动绿色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目前共有13家绿色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在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的绿色企业达200多家。

江西省金融办副主任许忠华向记者表示,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三大传统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作用,突出发展壮大驻赣金融机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各类金融组织,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和绿色金融机构体系,壮大“金融赣军”。

下一步在江西省金融办的牵头下,将在赣江新区打造“绿色金融示范街”,引导更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赣江新区设立绿色分行和事业部,开发能源效率贷款、节能减排专项贷款,鼓励开展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

(来源:江西金融)


2017-12-20
江西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获得国家处非联办和省政府领导高度肯定

近期,省政府金融办分管领导率队走访中国银监会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国家处非联办),简要汇报了国家处非联办指定我省牵头处置的重大跨省案件取得的进展和今年我省处非工作。国家处非联办有关负责同志高度评价我省处非工作,认为江西全面落实国务院和国家处非联办的工作部署,规定动作落实到位,自选动作特色鲜明,尤其是有关案件处置工作取得较快的突破性进展,值得肯定。国家处非联办案件处负责同志表示,江西处非工作一直以来较为扎实,今年工作亮点纷呈,尤其是银行业非法集资资金监测点建立、《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指导意见》出台、 “1+4”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建设等工作具有江西特色,希望我省再接再厉,在新时代勇创新佳绩。

省政府领导同志在《省处非办关于走访国家处非联办有关情况的报告》上批示:“省处非办(金融办)工作积极努力”,以示鼓励。

(来源:江西金融)


2017-12-20
新华社:明年严监管和防风险仍将是金融领域的重中之重

严监管是贯穿2017年金融领域的主题词,针对市场上存在的各种乱象,各种“套路”,监管重拳接连落地。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防范风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可以预见,2018年,严监管和防风险仍将是金融领域的重中之重。



重拳接连落地,金融严监管进行时

12月8日,银监会对广发银行违规担保案开出7.22亿元的最大罚单,对6名涉案员工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令业内震动。

这只是金融领域强监管节奏的一部分。今年前10个月,银监会系统罚没金额达6.67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096名,禁止49人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证监会保持执法高压态势,2016年以来对32名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立案调查。近期,赵薇夫妇被罚5年禁入证券市场,乐视贾跃亭因未履行借款承诺被责令改正。

保监会针对关联交易不规范、股东股权、内控与合规管理等问题,密集下发监管函,数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

治理乱象,既要加大处罚力度,通过监管“长牙齿”让相关责任人“长记性”,又要标本兼治,防止风险和乱象死灰复燃。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流动性风险管理引入新指标、严格重组上市认定标准,规范上市公司股东和董监高减持行为……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逐步完善,成为清除市场痼疾的制度保障

金融监管全面升级的背后,是监管层对风险的清醒认识和精准把握。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总体看我国金融形势是好的,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既要防止“黑天鹅”事件发生,也要防止“灰犀牛”风险发生。

“老套路”难以行通,金融生态正在重塑

金融监管的大网越织越密,让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原来打监管“擦边球”的“老套路”难以行通了,严监管正在重塑金融生态。

——空转资金现象有所缓解今年以来,针对银行同业、理财业务中存在的空转、套利等现象,银监会掀起自查整改“旋风”,央行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随着套利空间减少,目前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分别比年初减少3.4万亿元和1.4万亿元,理财产品增速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

——激进投资行为得到遏制去年以险资为代表的金融资本频频“举牌”,成为上市公司“门口的野蛮人”。保监会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银监会出台股权管理规定,入股银行有钱也不能任性。目前保险资金运用回归稳健,近段时间未发生激进投资行为。

——围堵钻空子赚快钱重大资产重组监管趋严、减持新规全面升级、新设发审监察委……针对市场操纵、清仓式减持、忽悠式重组等乱象,证监会完善一系列基础制度,全面围堵各种钻政策空子、谋取不法利益的通道。

——全面清理非法金融行为禁止P2P平台开展校园贷、叫停数字货币ICO、暂停网络小贷牌照,监管层对各种非法金融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防风险是重中之重,推进改革是下一步着力点

严监管的核心目的在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到十九大报告,再到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的信号看,严监管和防风险仍将是金融领域今后一段时期的重中之重。

2017年,金融监管不断推进,但仍然任重道远。除了遏制金融乱象的雷霆行动,如何建立符合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监管框架,如何推进更深层次的金融改革,将是下一步金融监管的着力点。

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建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全面升级的顶层设计已经逐渐明朗。

央行近日联合相关部门就资管业务征求意见,“各自为战”多年的资管行业将迎来统一的监管标准,未来更多的监管协调举措值得期待。

“我国以综合监管、功能监管、监管信息共享为特征的金融监管新时代正在到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防范金融风险除了靠强监管,更要靠金融改革。以银行业为例,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查整改,操作不合规的现象大大减少,但公司治理、股权结构等深层次问题正在凸显。

专家表示,今后金融领域更深层次的改革将逐步推进,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来源:新华社)


2017-12-20
银监会:严厉打击乱办金融、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将有计划、分步骤地深入整治市场乱象,严厉打击乱办金融、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

王兆星近日在2017年城商行年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监管部门稳妥有序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巩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要充分认识金融风险的严峻性、复杂性和外溢性,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主动开展风险排查,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敏感性和针对性,落实好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风险尚处在易发高发期,决不能掉以轻心。要进一步治理金融乱象。将有计划、分步骤地深入整治市场乱象,严厉打击乱办金融、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

银监会最近对多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案件和风险事件进行了严厉处罚。王兆星表示,接下来,监管标准会越来越高,监管会越来越严,对违规违法和不审慎经营行为的处罚会加大。

(来源:中国银监会)


2017-12-08
<
  • ...
  • 2 3 4 5 6 7 8 ...27 >